优秀的中学生都应该掌握的高效阅读方法(2)
有效阅读的“3+1+n=N→∞”之“∞”
这个“∞”,即为不断拓展应用,触类旁通,将书中的知识、理念、思想等,自由自如地引申应用到可用的方方面面,将阅读的价值最大化。
当然,有效阅读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要找出“针对个体”有效阅读的方法。以上的公式,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书籍中,必须是要有取舍的。比如简单的故事,只要面读就可以了;获取咨询,点读就可以了;知识体系,则一定是要线读的。如果方法不对,需要面读或线读的时候扣细节,需要点读的时候忘了文章主旨或者逻辑线,那将会极大地加重阅读负担,影响阅读效果。
会阅读,阅读好,是一件难事儿,是要学习的事儿。是要有意识地不断练习、不断训练的。直到自如地掌握其方法,利器在手,事倍功半。
为了方便理解,用故事举一个极其简单的例子。
孩子小时候,我们都给他讲过《灰姑娘》的故事,孩子第一遍听故事,都会关注故事情节,灰姑娘被继母虐待了,但是最后获得了幸福,这就是所谓的“面”。孩子再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会关注为什么继母会虐待她,仙女为什么要帮助她,灰姑娘获得了怎样的帮助,然后是怎样获得幸福的,这就是在找关系,所谓的“线”。如果再听几次,孩子就会问,水晶鞋、南瓜车,仙女是怎样出现的,12点必须回来是为什么,等,这些细节,这就是所谓的“点”。如果孩子是在自己阅读,那这就是阅读的“3”遍。
然后的“1”呢,就是孩子会反回来讲给我们听,在讲的过程中他或许会加上自己的感受,比如说灰姑娘一开始太可怜了,继母是坏人,我也想遇到小仙女,这些,就是概括总结了。
然后的“n”呢,就是孩子可能会让我们讲同类的故事,比如《白雪公主》,都有坏坏的继母、英俊的王子,但是《白雪公主》里没有仙女,只有小矮人;或者我们会给他讲讲格林童话里的其它故事;或者从道理上,告诉他善良和恶毒;或者从知识上给他拓展公主、水晶鞋、仙女都是什么意思。等等这些,都是内容或者道理上的拓展。
然后的“N”呢,就是孩子给我们反讲、给其他小朋友讲,或者他抓住一点比如南瓜车自由发挥,或者他编出类似的故事,和小朋友就这个故事表演、玩游戏,扮演其中的人物,等等。
最后的“∞”,如果孩子能掌握这些表达手法、自由地运用素材;更进一步,体会这个故事蕴含的意义,自觉地画出善恶,行事从善。那这个故事的作用就极大化了。
学科学习上的拓展应用
学习的时候,“预习、学习、复习”就是“3”的过程,在预习的时候,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带着难点和疑问,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回顾复习,全面掌握。比如第一遍学习,就抠细节,很可能错过了过程,而一次引入的学习量太大,会感觉很累,效果上也不容易理想。当然,具体到每一个学科,每一个章节,甚至每一个知识点,要做相应的变通。
“1”呢,就是归纳整理,将知识概念、逻辑过程、要点、知识点间的关联关系等等,用思维导图,形成树状结构,将知识完全吸收,化为自己所有。
“n”呢,就是将关联知识拓展,扩大知识面;或者比较性、批判性的深度学习。
“N”呢,就是要不断练习,输出。阅读写作、反复练习(做题或延伸到自己出题)。
“∞”呢,如果能灵活应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应用自如,那还有什么学不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