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站 中考网-上海站

2016上海中考——四大名校的那些事儿(2)

2015-12-03 14:42:56沉默的小羊

  复旦附中,创办于1950年,前身是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3年起改属复旦大学领导,之后曾改名为"复旦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劳动中学"等,直到1962年定名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无论是其悠久的历史,还是与复旦大学的密切联系,都让这所名校成为家长和孩子们心中的圣殿之一.

  比复旦附中年轻8岁的华师大二附中,除了骄人的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成绩外,另一个给人留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若干年前大热了一把的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中作为取景地"露脸",男女主角曾在华师大二附中的食堂里有过一场戏.许多年后,当一些80后集体怀旧之时,剧中的清纯男女和当时的校园,齐齐成为他们怀念的对象.

  和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类似的是,交大附中同样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其校名也经历了数次变更,直到1964年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四校之中有三所学校分别背靠复旦、华师大、交大三棵大树,大学导师带教、提前拓展学习相关课程、自主招生时优先考虑等一系列"利好",无疑令它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上海中学直属教委,自然也腰板硬的很.从"靠山"这一点来说,四大名校算得上不相伯仲.

  二、生源之战

  不可否认的是,能够提前对接大学教育,与四校的生源基础密不可分:四校通过推优、自主招生和"零志愿",网罗了上海最顶尖的1600名初中毕业生,这批学生,约相当于上海所有中考考生的前2%.

  不少人认为,以这些学生的智商和基础,甚至不用教都能考进名牌大学.因此,四校有足够的空间在应试和素质教育之间寻求平衡.

  四校的生源战也颇激烈,尤以上中与华二的"明争暗斗"最为激烈.

  比如,上海中学四五年之前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契机,率先申请到了提前招收"自主招生"100人的名额.华二得知后,迅即奔走于上海市教委和教育部,次年华二、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三校也获得同样的招生政策优惠.

  再以两校开办分校为例,为了提早圈住优秀的初中生源、壮大高中的实力,上海中学开办华育初中、星河湾海归子女学校等一批民办学校,甚至将"地盘"扩张到华二跟前--民办张江集团中学落户华二附近、面向全市招生.

  "吃瘪"的华二岂会示弱,迅速派出精兵强将,在嘉定新城创办民办华二初中、在闵行紫竹园区创办分校等,形成鼎立之势.

  再如办学比拼:坊间调侃"上中学生高一的数学试卷冬天能当被子盖",以描述其课业之多;而华二紧盯竞赛活动,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屡夺世界冠军,华二得"金牌学校"之名,如今生物博士娄维义领衔科技竞赛团队,数届学生在因特尔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摘金夺银,还有两名学生获得小行星命名,双方各有骄人业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专题 更多
进入热点专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