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变脸”立体多元化 让寒假更有意义
上海中考网2月18日:今年寒假,上海中小学校纷纷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菜单,引导学生体验丰富的学习经历,不做“宅小囡”,让“有意义”明明白白地写进学生们的成长履历之中。
“读”博物馆享受“微课程”
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提出了“不布置书面作业”的要求,倡导“读书、读图、读人”,即多读几本好书,多读一些博物馆,多读身边的榜样。学校在放假前就在“梦想e中心”的网络平台上发布了“适宜学生参观的49个社会场馆”的建议目录。
寒假期间,鼓励家长陪伴式、小队结伴式和教师代领式的各种参观方式。凡是参观博物馆后有体验感受的学生,还可以申报学校的“少年讲坛”主题路演活动,用15分钟的ppt介绍方式把自己的体验与更多同学分享。
学校同时提出凡是对学生提倡的教师也同样需要做到,并把这样的体验作为教师寒假中的专业成长课程。因此,今年寒假,该校实现了“三读”活动的全覆盖,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有了真切的体验。
在上海市第八中学,有一个年轻的数学教师特别受到学生的青睐,他叫叶铭,他不仅能把数学课上得特别生动,还开设了一门名为“我的隧道我做主”的校本课程,利用学校附近近水楼台的“隧道博物馆”资源,与数学学科相结合,将几何学的魅力与隧道设计相结合,让每一个高二学生都能在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学到真正的知识。
寒假中,许多高二学生展开了研究性学习,针对小组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社会实践研究。虽然这是一门微课程,但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主题场馆成为“好去处”
更多的学校鼓励学生走进博物馆、科技馆,丰富学习经历、体验生活快乐。今年最热捧的是位于宝山区的玻璃博物馆。分享玻璃的无限可能,这是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建馆理念,更是其价值所在。
在全球数十间博物馆的考察经验后,博物馆组建团队特邀来自COORDINATIONAsia的德国设计师TilmanThürmer担任主笔改造,结合新的建筑结构和原有结构,保留并突出旧厂房的原有特色,赋予其新的功能性和标志性,创造出的一系列新与旧的交替。提倡在分享中创造更精彩纷呈的玻璃艺术空间,更以国外社区化博物馆为未来发展方向。从建筑玻璃到国内外顶尖的玻璃艺术品,博物馆将最美的艺术和最精彩的科技呈现于公众面前。
此外,合作方上海大学提供艺术和学术方面的支持。未来,这个上海G+玻璃主题园,透过晶莹剔透的玻璃视野阅读过去、洞察现在更远观未来,与世界分享玻璃的无限可能。今年杨浦区、宝山区等中小学比较多地前往那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