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站 中考网-长沙站

2017长沙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现象

2017-05-11 14:12:56中考网编辑

  01。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答: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融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融化。所以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形成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答: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缸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着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水蒸气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用挑水浇地了。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答:因为烧水时水中的气泡上升会发出响声,气泡上升得越快,发出的响声越大,气泡上升的快慢与水壶底部的水和表面的水的温差有关,温差越大,气泡上升越快。开始烧水时,接触壶底的水温度较高,表面的水温度较低,温差较大,气泡上升快,故“响水不开”。当水沸腾时,壶底的水与表面的水温度基本相等,水中的气泡上升变慢,故“开水不响”。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答:结冰是水的凝固现象,水的温度在0℃—4℃之间是反常膨胀,即热缩冷胀。冬天,当气温下降时,上层河水的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就要下沉,河底水的温度高,密度较小,就要上升,形成对流,使全部河水不断冷却。当整个河水的温度都降到4℃时,对流就停止了。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河水的温度继续下降,河底水的温度仍保持4℃。当上层的河水温度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河面开始结冰。从这以后,由于水和冰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辐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需要时间很长,所以才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说法。

  5。下雪不冷,化雪冷。

  答: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或小水珠凝固而形成的,由于凝华和凝固都是放热过程,所以感觉不冷,而雪融化是吸热过程,所以感觉冷。

  6。霜前冷,雪后寒。

  答:霜的形成是凝华过程,而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霜前的气温要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才能放热而凝华形成霜;下雪后,在雪的熔化或升华过程中都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下雪后,室外的气温会很低。

  02。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答: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不能液化,所以看不到,而离壶嘴一定距离处温度低,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即看到的“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便烧坏了?

  答:烧水时,水沸腾后保持沸点不变,在1标准大气压下,只能达到100℃,而锡的熔点是213。9℃,达不到锡的熔点,所以壶烧不坏;不装水时,壶的温度一直升高,很快便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答:凉水碰到热馒头时迅速汽化,在手和馒头间形成一层水蒸气,而水蒸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答:油的沸点远远高于水的沸点。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答:水落在热油锅里时,锅内温度早已超过了水的沸点,水立刻汽化成水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且水比油重,在锅底的水化成水蒸气要跃出水面,引起剧烈振动,发出响声和爆炸,溅起油花;当油落到沸水锅内时,锅内沸水的温度低于油的沸点,且油飘在水面,汽化后可以直接跑到空气中,所以不会出现爆炸。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答:100℃的水蒸气烫得厉害,因为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程。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因为0℃的冰比0℃的水多了一个熔化吸热的过程。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更严重,为什么?

  答:烧开的油烫伤更严重,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