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新高一部编版历史教材分析(7)
唐代后期藩镇割据,阶级斗争形势严峻,农民起义,形成五代十国,这是一个短暂的分裂时期。
第三单元为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共4课。
这一单元紧接上一单元,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宋朝结束五代十国分裂,统一了全国。鉴于五代十国分裂教训,宋朝强化中央集权,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学术文化取得重要成就,但是军事力量不振。经过王安石变法,虽改善了财政状况,军事力量却仍然孱弱。北宋终为金朝所灭,宋朝只好偏安杭州,是为南宋。
讲解这一单元要注意,这个时期,北方民族建立了辽、西夏和金,北宋与辽、西夏对立,南宋与西夏、金对峙,这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期,既有战争发生,又有长期稳定的经济文化交流;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纷争并立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影响久远;注意辽、西夏、金、元政权既继承了唐宋政权的形式,也保留了本民族的特点,呈现出相互交流交融的特色;注意这个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南方经济实力超过北方,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注意这个时期儒学的复兴、文学艺术的鼎盛、科技的创新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字等。
第四单元为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共3课。
这一单元讲述了代元而起的明朝以及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的历史。这个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一定发展。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清朝建立了军机处,是在加强皇帝专制集权方面的重要举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飞跃发展。中国虽有“康乾盛世”,那是在固守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统治的束缚下取得的自身进步,比较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步,中国社会经济的停滞是明显的。这预示着,明清时期的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即将到来。
讲解这一单元,注意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举措对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注意了解这一时期在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新变化;注意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和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注意统治者固步自封,拒绝适应新形势扩大对外交流,关闭了与世界潮流交流的大门,是中国社会面临发展的危机。
第五单元为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共3课。
上一单元结束了中国古代史的讲述,这一单元开始讲述中国近代历史。本单元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内容丰富。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中日甲午战争、瓜分狂潮、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的加深等内容。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农民起义,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谓内忧外患,指的是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与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交织,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建立“地上天国”。这是阶级矛盾的表现。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试图解决国弱民贫问题,这是清政府解决危机的努力。这些都未能挽救国家落后挨打的困局。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维新派掀起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这是民间志士仁人推动清政府发动的,未能成功。1900年,华北的农民掀起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旗号,也未能成功。八国联军趁机侵略中国,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更是全面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