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回顾:一个中考家长的心路历程
有人说:当今中国的教育就是制造压力——对父母的压力和对孩子的压力。有的人在挤压中成型成材,有的人就走型变质了。学生从初中要升高中的中考,可谓是人生的第一次重压。2003年北京有18.2万多考生要通过这个瓶颈进入高中,淘汰率达50%,其竞争激烈程度甚至超过高考!您经历或体味过如此激烈的中考竞争吗?您关心这场被称为“人生第一搏”的生存竞争吗?请读一读这篇中考学生家长的日记吧,其中的惊心动魄与酸甜苦辣,将会给您带来关于人生,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诸多思索与启示。
作者:顾 颐
一.我成了名副其实的中考学生家长
2003年2月21日
今天,女儿放学拿回来了“家长会通知书”,比以往的多了一些字,不再是“某月某日召开家长会,敬请参加”那样的例行公文,而标明了“有关中考内容,请家长务必出席”。作为家长,不要说中考,哪一次敢疏忽啊?从小学到初中,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其实这考验不仅是对孩子,也是对家长。现在到了即将中考的关键时刻,谁敢掉以轻心呢?我郑重地在家长一栏填上自己的名字,从今往后,我就是一个正式的中考学生的家长了。
在中国,中考,是孩子一生中第一次面临的人生选择关口,它是一种分流的考试,对于不上普高的考生来说,中考意味着你的工作定向、人生定向,这是你人生中一件大事;而对上普高的学生来讲,向来就有“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你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的门槛里”的说法,甚至更有人说“考上好高中比考上大学都难”。在这个“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老国度,在这个“就业成为国人关注的第一焦点” 的现代社会,中考就意味着一个孩子一生的前途!
几乎每一个中国家长都是这样想的,我也不能免俗。
2003年2月28日
下午2时20分,我准时来到通知书上所标明的地点———学校礼堂,里面果然密密麻麻坐满了家长,我想找一个熟脸,也就是和恬恬(女儿的乳名)同班同学的家长,巡视一圈没看见,就将自己插进一个空当。落座不久,果然看见一张熟脸,是恬恬班上学习最好的孩子许悦的妈妈,刚入学时我们聊得很好,常为孩子的衣食住行交流,渐渐地她的孩子学习越来越好,我们的落差也就越来越大。发卷子人家老比我的孩子高十几分,老师夸奖起她的孩子来也是笑眯眯的,不像说我们孩子,老师一念名字就满脸的严肃。记得有个同事说过,假如孩子不争气,再骄傲的人,一到家长会上,也得夹着尾巴做人。这次我没招呼她坐我旁边,只是客气地点点头。心里毕竟有点障碍。
会议准时开始,出席的家长果然空前多,连走道上也加了座,一些学生的家长两口子都来了。第一项是校长讲话,她像讲述大好形势一样把学校在区里的排名说了一下,据说是第五位,仅次于市重点。似乎这位校长很满意这样的结果,可是家长们好像都无动于衷。接着她说要念学生的排名了,一般情况下这是中考前唯一的一次全区大排名,根据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这次考试由区里统一出题,各校老师自己阅卷,然后将成绩报上去,在区里统一排队,分单项成绩、总成绩等,总成绩分高者排名在先)。此时,家长们齐刷刷地拿出本子和笔,她念得很快,毕竟有好几届的经验了,我一时有点跟不上。原先虽然听说过这阵势,可没有经历过,自己当年上学是“文化大革命”,真正把文化的命都革掉了,更不用说像这样大的考试了。想想自己连记个排名都手忙脚乱,孩子考试时怎能不紧张,心里有点理解了孩子。
恬恬的分数是509,全区一共10800个考生,她排第3700名那一档,没有进前 2000名,据说那是重点学校的录取线。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恬恬不是个热爱学习的孩子,也不够刻苦。我知道,不管家长怎样着急,这是考高中,不像小学升初中,家长出点钱,找找人都可以,现在全看她自己努力了。会场里静悄悄的,顶多有人交头接耳核对一下数字,偶尔的手机响都会遭到侧目。其实这只是初三上学期期末的成绩,用得着这样认真吗?我有点悻悻然,像阿Q,自己孩子考不好,还说考试不重要。其实心里头我也知足了,不就是中游吗,高中有得上就行,没准高中以后她懂事了,成绩会上去。
初三年级开完会是班主任开本班学生的家长会,那老师年纪很轻,却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这个班是她大学毕业后带的第一个班,经验就靠积累了,就像找一个年轻的医生看病一样,做家长的心里很不踏实。这次家长会,她照例训了一通话,然后表扬了一批孩子,又批评了一些孩子,我的孩子两头都没有,老师明明看到我期待的目光,可瞄也不瞄,好像说:神气什么,我就是不待见你。
年级组长刚刚说大会以后班主任会逐一向家长报告你们孩子的情况,还说下一段的工作重点是“提高优秀率,每一个同学都不放弃”。而这位年轻的班主任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样,仅念了几个学生的名字,让他们的家长留下谈话,然后宣布散会。我知道 “提高优秀率”是真的,中考的成绩关乎这个学校的声誉,关乎这个老师的奖金以及升迁,至于“每一个同学都不放弃”只不过对家长说说而已,就比如说是“不计报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类,这年头还有这样的傻子吗?
说实话,我心里其实很看重这次家长会,不管“好坏”同学(现在恐怕“好坏”只有靠成绩来分了,恬恬说过,倘若成绩好,你上房揭瓦都没关系),作家长的,都希望老师对自己有所交代,可是紧要关头班主任偏偏不睬你。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没有自尊。我眼巴巴地望着班主任眉飞色舞地和“好”学生的家长谈话,希望她能分出一星半点时间问我一声:你有事吗?到那时,我这个比她年龄大上20多岁的记者,会很巴结地讨好她,哪怕她就说上一两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毕竟孩子上的是寄宿学校,每周五天时间在学校度过,而且在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我共花去了几万元人民币给学校,换来的就是这种待遇?可现在就是没有从她脸上看到一丝关切,她一遍一遍地用目光扫你,留下的只有轻蔑与不屑,三年来每次家长会我都是在这种眼光中度过,心里真是很愤懑。可是为了孩子,我忍了。恬恬,你在学校忍受得了这样的老师么,我又一次为她抱屈。
没从班主任那里得到任何信息,出来看恬恬的表情有点惶惑,“妈妈我排多少名?”“三千七百多。”我觉得自己说得很轻松,没什么褒贬,可她显然很失望,半天没接下茬,后来突然说,“妈妈我们去吃比萨饼吧,我手里还有优惠卷呢。”我很痛快地答应了,她的学上得不是最好,我这妈也没有当好,一到周末就为吃饭的事发愁,平时自己省吃俭用,周末还不偶尔奢侈一下?
反省一:回过头来想,中游的孩子其实占绝大多数,家长大可不必像我一样在乎老师的态度。现在家长要做的是:关心一下你孩子的排名,制定一个突击方案,临阵磨枪,不快也争取它个光。
二.全家都当上了数学家
2003年2月23日
恬恬是个漂亮而敏感的孩子,智商一般,成绩也一般,上学是她的酷爱,学习却是她最痛苦的事。上学是为了和同龄孩子在一起,像所有独生子女一样,她怕孤独,但不知道承担责任,包括自己的、家庭的乃至社会的责任,所以她不以学习为己任,玩才是第一重要的。
恬恬上中学以后,我就替她请了一个大学生家教,盖因我家没有理工科人才,父母看数学都犹如读天书,理工科方面基本是文盲。大学生家教来自北师大,文文静静一女孩,讲起题来头头是道,反正我们也听不懂。恬恬喜欢她,事后告诉我老师一半是讲题,一半是陪她玩。讲的题绝大部分是帮她完成家庭作业,真正补充点新的课堂上没讲过的知识几乎没有。我期望的超前教育于是全落空,看来不落下就不错了。这样算来等于我的学费比别人多一些,一大半给学校,一小半给家教,这算术我还是掌握的。至于陪她玩那部分,我就更不懂了,什么周杰伦、王菲、 R&B、BLUE、 HIP-HOP都在她们讨论之列。一次下课后恬恬还借老师两盘CD,弄不好这方面知识宝宝比老师还超前。但是无论怎样,在我们家里论数学恬恬还是 First。
自从成为中考生家长以来,我也变成了数学家,2003年初中毕业生空前绝后地多,原因是这届的孩子大多属“龙”。中国人比较相信属相,羊年的出生率就低,碰到“猴年马月”出生率就上蹿,更甭说属大龙了。万一碰上个“真命天子”,还不是几代人的造化,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由于中国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这批“小龙人”真的特别多,害得我不得不替孩子早盘算。
今年北京有18万初中毕业生,共招9万高中生,其余的念中专、职高、技校,也就是 “三校生”。要想念高中,你必须在全市排在89999名以内,然而这个名次是没有的,各区有各区的招生计划,着重研究你孩子要报考的那个区的招生名额才是正事。今年我们孩子所在区共有10800个初中毕业生,其中6000人可以读高中,所以我孩子排名应在5999以内。每次研究排名,都感慨孩子那些鬼画符似的数学、物理、化学题,真替她叫个“不容易”。
班主任那里有一张“初三总分分数段统计表”,不知哪个家长拿去复印了一份,接着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不一会儿就人手一份了。到了初三阶段,学生家长会多了,家长之间也比较熟悉,尽管大家暗地里较着劲地竞争,表面上却绝对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因为人人都是独生子女,每一个家长都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经验严重缺乏。那张统计表看来令我眼晕,上面密密匝匝写着学校名称、分数段、人数以及小计、比率和总计等,就差列上横坐标竖坐标了。不过假如你有能力,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学校排位、孩子的成绩以及所对应的分数段自己画坐标。
后来又有热心人送我一本去年中考的招生简章,这个区的高中都列在其中,还有学校地址和电话,做家长的可以根据你孩子的成绩进行初步定位,比如去年××中学中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4分,我就可以考虑了。恬恬的总成绩加30分体育测试,还是有一点希望的。另外,比这所学校再好一点的是哪所?差一点的是哪所?将人家的录取成绩与自己孩子的成绩一对照,心里渐渐有数了———总之这一段我的数学能力突飞猛进,只要不去想四中、五中那种尖端重点的学校分数就不至于犯蒙。
反省二:尽管属于空想阶段,但这一阶段早早晚晚还是省略不得。假如你的孩子不是功课绝对令人放心的那一类,最好替他算出蹦起脚来最高能跳进哪一所学校。初中阶段孩子毕竟小,做家长还是早打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