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站 中考网-全国站

郑州八中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研讨经验交流(2)

2013-03-25 09:51:40林凌

  三、从实际出发,研究课标和考点,把握郑州中考命题趋势

  我们知道,无论哪个语文版本的教材,都是围绕《课程标准》来编写的,考试自然也是紧扣此来命题的。新的《课程标准》重视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的考查、重视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这些就是我们重点研究的方向。

  我们还注重对考点的研究分析,通过对2005-2010年的郑州市语文中考题的分析,我们对中考试卷的试题结构、命题内容、题型、题量、分值等方面的特点就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在平常上课、复习、测试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细化课标,明确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

  鉴于课标和考点的分析,依据《课标》我们从七年级新生一入校开始,对三年的教学任务就制定了一个具体而又长期的整体规划,我们把《课标》细化到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一节语文课上,使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下面我重点就中考试题的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我校语文组的做法:

  1.字词及诗文默写的复习

  《课标》中对字的要求是:“识字量能达到3500个左右(能认准、能注音、能释义);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字。”

  我们要求学生从上七年级开始,每人都准备有听写本及纠错本,这两个本子一直跟到九年级毕业的。上课时,老师经常会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三、四分钟的听写,或是字词、或是文学常识、或是背诵的课文,听写完马上互改,并及时把错误订正在纠错本上,这样形成习惯,日积月累。平时头疼的字词默写,诗文默写也在一遍遍地听写、纠错过程中得到强化、巩固。进入九年级下期总复习时,我们抛弃了以往的做法,即老师把总结好的字词,默写发给学生,鉴于我们有前面两年多的字词和默写的积累,于是就放心的把整理工作教给学生自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掌握情况,梳理总结,学生自己动手,印象深刻,效果良好。

  2.病句、仿写、排序类题型的复习

  在以往的经验交流会上,一些兄弟学校的科学做法让我们深受启发,比如一些学校针对九年级课内议论文不够典型的情况,给学生补充了规范的议论文,以此让学生对议论文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还有些学校补充了系统的作文教学等。我们学校在研究了中招专项试题的基础上决定在三年的教学中贯穿语法知识的教学,通过学习学生了解词性,短语类型,句子结构等,在学习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修改病句,仿写句子,摸索排序的方法,到九年级之前我们已完成了这些常见题型的系统讲练。到九年级下期专项复习时,只需整合、补缺、解决疑难点,省时而效果良好。在选择模拟题方面,大家也杜绝题海战术,而是精选试题,力争做一道题,就有一道题的作用,就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所以,我们对近几年的中招试题进行了归类、筛选、分析,对中招题的分析,使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复习过程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3.现代文的复习

  结合《课标》中的要求,我们在七年级学习记叙文时,便以课本上的课文为蓝本,把记叙文的文体知识和中考常见考点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渗透,比如概括事件;辨识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题目的含义和作用;赏析优美精辟的语言等。也许有老师认为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理解掌握起来有些困难,但是刚开始我们不要求学生能理解掌握多少,因为在以后的记叙文学习中以上内容会有若干次的反复讲解和训练。同样的方法,八年级和九年级在学习说明文和议论文时,对其考点我们也在讲课文时渗透进去。这样做的好处是到九年级进行现代文专项复习时,有了前面两年多的积淀,学生对这些文体知识和考点早已不再陌生,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归纳和总结。九年级专项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分解到三年里来逐一完成,既节省了时间,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