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中考网-全国站

中考网

孩子自律还是磨蹭,取决于父母是否做好这4点(2)

2019-01-16 17:34:07中考网编辑


  孩子语文底子本身不是太好,所以他不容易自律,并不是自己本身没有决心,可能只是真的觉得难,大脑自然而然对改变有一种反抗。

  比较可行的是循序渐进的来,稍微降低一下对孩子的要求。

  比如每天一篇日记孩子写不出来,可以允许孩子每周有两天时间坐在书桌前,写任何自己想说的话。无论写什么,只要写够10分钟就可以。

  每天阅读1小时的专注度不够,可以允许孩子先每天读20分钟的书。

  这个阶段只要孩子先迈出了双脚,有了进步和改变,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就值得鼓励。

  3、自律的要素之一就是专注力,一个孩子如果做事情经常被打断,他就很容易被各种事情所吸引,到最后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好。

  我见过一个孩子,原本在好好的写作业,但孩子奶奶在一旁看着也许是心疼,一会儿帮孩子扇扇风,一会儿给孩子递上盘水果,一会又纠正孩子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奶奶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不断的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同理的,如果学习环境过于嘈杂、书桌书房摆放物品过于花哨、一次性给孩子的任务过多,经常被各种事情打断,都可能造成孩子专注力的降低,自律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在这个部分,主要是靠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环境做出一个整体的安排,尽量让孩子的计划在执行的时候,可以不被打扰的进行。

  如果实在做不到不被打断和打扰,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打断后,补偿的规则。

  多数孩子在执行计划的过程时,在畏难情绪、反抗情绪鼎盛的前7天左右,都可能在这个容易被打扰的不稳定期栽跟头。

  不妨试着把孩子日记时间、阅读时间、和背诗时间都固定下来,到了这个时间,就做这个事情,绝不动摇。

  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就设定一个例外规则,比如第二天多阅读10分钟,多背诵一首诗。

  推动孩子把这件事变成一个习惯,其实也只是需要20天左右。

  4、有个孩子曾经偷偷跟我说,自己其实是故意磨蹭的。

  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如果我这个做完了,我妈又要安排让我干别的。还不如就这样呢。大不了被她唠叨几句呗。”

  是的,有时候当孩子做完数学,我们会希望他读会儿英语,当孩子读完英语,我们又盼着他能练会书法;当孩子考了第十,我们会希望他考前五,考了前五,我们可能又希望他进前三……

  这也是一种不小的压力,孩子觉得自己达不到一直的要求时,也会自制力变差,开始应付了事。

  一件事情持续久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产生一种倦怠的情绪。而孩子在父母的压力下,做完这个还要做那个,变得对自己放松要求、不自律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可以考虑调整一下原本的计划。

  比如孩子不想写日记了,可以写写读书笔记甚至尝试一下写诗歌;孩子觉得看书枯燥了,可以考虑给孩子多换几种类型的书籍。科普书、小说、故事书,都可以作为阅读的素材。不一定非要读一种类型。

  让计划更有趣味性,而不是更有压力,能很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另外父母还可以通过一些奖惩模式,帮助孩子在自律之外,有一个辅助的”他律“。

  类似于孩子写日记、背诗词很用心,那么父母可以很认真的表扬他,也可以找一些有趣奖励送给他。让孩子尝到自律的甜头。

  而当孩子写日记、背诗词都应付了事的时候,父母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惩戒规则。类似于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不能去公园玩儿等等,强制性的推孩子一把。

  乔布斯有句话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

  我们希望孩子有自由,就一定要让孩子有自律。我们希望孩子有自律,就一定要从生活中抓得多一些。

  从帮孩子坚持一个计划,到帮孩子养成一种习惯,都是需要父母日积月累的“狠心”与坚定。

  而一旦孩子在父母的培养下,拥有了自律的能力,他就能掌握自己度过每一天、每一年、每一个人生阶段的方式,那将会是我们送给孩子的,最为宝贵的财富。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特别策划更多
进入特别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