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站 中考网-全国站

2012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分析(2)

2012-09-18 10:48:44佚名

  第二板块是现代文阅读,两篇文章,9个小题共28分,与2010年和2011年相同。第一篇文章是王周生的旅欧见闻,曾发表在2011年11月30日的《文汇报》上,后被《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转载于2012年第5期。文章讲述了一位爱尔兰母亲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在清晨主动接近穿着肮脏衣服乞丐为乞丐送去早餐并与之玩耍、拥抱的感人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中外母亲对子女教育的不同理念,发人深思。5个小题16分,与10、11相同。第8小题“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3分,与10年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和11年的“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基本相同,重在考查学生整体感知和语言概括能力。第9小题是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对好的题目的多重含义的分析和理解,此题学生一般都能答出“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引起阅读兴趣”两点,而往往会忽略桥的象征意义,即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之桥,这也恰是本文的主题所在。此题与10年的第11小题“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和11年第9小题“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属于同一类题,只是考查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第10小题是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旨在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3分。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题干的两点要求,一是“体现细节的词语”,二是“结合具体内容”,前者要求找准答题点,后者要求找准切入点,这样就能避免答题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第11题是探究中年妇女是个什么样的人,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4分。中年妇女是文中两个孩子的母亲,虽不是文中的主角,但对故事情节的发生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中年妇女就没有故事的发生。读完此文,学生只要明白母亲让孩子接近乞丐的良苦用心,就会知道母亲是一个善良、有爱心且教子有方的伟大母亲。此题与11年第12小题分析“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一类题型。需要说明的是,考生对人物的分析和认识一定要抓住关键点,不能面面俱到。第12小题是“结合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属于补写类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作此题时,所写景物必须紧扣主题和意境,也就是说所写景物不能游离于文章之外,为表现主题和意境服务,有画龙点睛之妙。同时,语言要简洁,明快。本题与10年第9小题补写“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内容”属于同一题型。

  第二篇现代文阅读是说明文《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2011年是议论文《坚持“一件事原则”》,2010年是议论文《匠人与大师》,均为4个小题12分。第13小题是“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第①段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加之既有描写也有说明,学生一般都能据此回答出至少两点。第14小题是分别归纳③④⑤段内容,3分,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且有了题干中②⑥段的示例,只要仔细阅读文章,此题不易失分。第15小题是写出文中两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关于说明方法,学生对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等不会陌生,而这几种在本文中都有运用,其作用更是简单明了。第16小题是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的特点的理解和分析,3分,要求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第⑤段的内容加以分析。此题属于常规考查题,关键在于学生首先要明确“准确严密”一般是指限制性的词语的使用,而“生动形象”多指修饰性词语使用,然后结合具体的例句进行简要分析即可。

  与2011年的议论文阅读题相比,今年的说明文阅读题难度降低了许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要做到审题认真,做题规范,书写干净,都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阅读分析题历来被师生们认为最不易的高分的试题,这里既有出题者所给答案的“独断专行”,也有平时教学中的问题,如不重视对学生阅读和感悟能力的培养,用字词句的分析替代对语段的整体把握,将文章条块化的琐碎分析等,这样就导致了考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考试中自然就很难得到满意的分数。

  第三个板块是古诗文阅读,6个小题共14分,与2011年相比少了1分。古文是《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与《资治通鉴·周纪一》配读,2010年是《岳阳楼记》选段与《渑水燕谈录》陪读,2011年是《小石潭记》选段与《游青溪记》陪读,均为一篇课内,一篇课外,4个小题,10和11年为11分,12年为10分。2012年的第17小题考查实词“地方”和“蔽”,2分。第18题是用现代汉语写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在文中的意思,2分,【2010年为两个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微斯人,吾谁与归”,4分。2011年为一个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分。】此题难度不大,只要抓住关键词“面刺”即可。第19题是说出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2分,考查学生对本文基本特点的掌握情况,就是邹忌为了达到讽谏的目的,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入手,逐渐上升到国家大事的高度,机智巧妙,水到渠成。第20小题是综合两段选文考查学生信息的筛选与表述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课外简易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延续了2010年和2011年的题型和难度,对考生的文言文基本功的要求较高,也是比较容易失分的题型。

  古诗阅读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2个小题,4分,与2010年和2011年一样,【2010年是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其五),2011年是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其一)。】第21小题考查的是诗歌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没有难度可言。第22小题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分,与2011年考查“破”与“挂”二字妙在何处不同,今年是从修辞的角度考查学生赏析古诗的能力,试题也更加灵活多样,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学生作此题时,学生首先要读懂诗歌每一句的基本含义,要明确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然后在诗句中找出一种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第四版块是作文,依然沿袭了多年的二选一命题,而且作文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用,符合学生的思维范畴。第一个题是命题作文“同在一个屋檐下”,可以写的内容很广,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材空间。【2010年和2011年均为半命题,分别是“我身边的    ”,和“怀念       的日子”】第二个题目是材料作文,选准角度,自拟题目,给学生发挥和施展语文才华的空间更加广阔自由,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材料寓意深刻但又很明确,在理解上不会有障碍,关键是要明确“造房子的梦想”与“砖头”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可。

  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包括书写能力、理解提炼材料能力、遣词造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布局谋篇能力等,提高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的各个环节规范指导,严格要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用心作文,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写出优秀的作文。

  俗话说,得作文者得天下,这话虽有些夸张,但至少说明作文在整个试卷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取代。

 

小编推荐:

2012年河南省中招试卷及答案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