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班给无锡教育注入“活水” 家长看重个性培养(2)
分析对国际班的认识已渐趋理性
上周六,天一中学美国AP班招生说明会如期举行。虽然该校AP班今年的招生规模仅在60人左右,却还是吸引了近400余位家长的参与。从家长的提问中不难发现,从几年前关注费用和录取情况到如今关心课程、师资和培养模式,家长们对国际班的认识已经渐趋理性。一位来自江阴的陈先生表示,在他看来国际班年均10万元的费用“相对而言比较合理”,西方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培养和特长挖掘非常有利,“如果三年后能把孩子送进世界一流名校,这点投资也值了。”
“越来越多的家长拥有国际化的视野是推动国际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市一中国际部负责人陈博老师说,西方教育注重过程大于结果,起初家长并不能适应,也由此产生许多矛盾。家长过分关心“分数”,不太能认同外教的教学方式。“有的家长还责问学校把十七八岁的孩子送去四川等远地方参加社会实践会不会影响学习。”
这种情况正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国际班前两、三批“成果”的结出逐渐在改变。陈博说,现在的家长们认为未来孩子的竞争不仅仅是国内环境的,而是全球化、多元化的。“他们看重孩子自身特长和优势的发挥,越发注重教育的质量,而这恰恰是我们的专长。”
“蛋糕虽大,要吃好不容易”
对策做精品牌为无锡教育注入“活水”
日前,一中国际课程部亮出本届高三学子的成绩单,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赫然在目。与此同时,天一国际部学子也基本完成了申录工作,榜上同样不乏一流大学。“经过几年的摸索,一些中学的国际班培养模式和手段已经初见成效。”陈博告诉记者。
成绩是“诱人”的,但“蛋糕虽大,要吃好也不容易。”来自狄邦集团的业内专家高海虹表示,目前高中国际班的需求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火爆的市场伴随着激烈的竞争,这一点从各校每年越发提早的招生和宣传攻势就可见一斑。随着更多学校的加入,国际班市场的发展也面临转折点。
“‘国际班’如果办成‘出国班’就丧失意义了。”高海虹说。一些成功的经验表明,除了课程很“国际”以外,校方在培养理念上同样需要“国际化”才能推动孩子的国际化。最明显的特征是,部分录取情况理想的学校除了“洋高考”成绩好之外,国际化的社会和学术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而后者正成为其区别于中式教育的最大特色。模拟联合国、家园重建、月坑研究等社团项目正把孩子们变得更积极、更专注、也更具备国际视野。高海虹认为,“锡城的高中国际班需要找到中西教育的平衡点,取长补短,进一步探索培养方法,优化教师队伍,突出各自优势,做精做强品牌,如此才能延续自身进步,为教育注入活力,推动教育市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