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孩子最喜欢这样的父母
每一个家长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会想尽办法、尽可能地帮助孩子成长。可有时候虽然付出了很多,却并没有能够让孩子获益,反而落下埋怨,甚至让孩子渐渐厌烦你。而之所以这样事倍功半,是因为您没有俘获孩子们的心。
典型案例:过度干涉让孩子反感父母
强强今年初三了。母亲林女士为了帮助儿子学习,料理他的生活,自己辞掉了工作,当起了陪读妈妈。林女士自己也重新拿起课本和孩子一起学习。一次,强强在写语文作业,抄写生字词和要背诵的课文。林女士就觉得花费这么多时间在这些简单的抄写作业上是浪费时间,就让儿子赶紧复习数学和物理。可儿子说这是老师要求的作业,必须完成。母子俩起了争执,林女士觉得冤枉,自己付出这么多,孩子怎么就不领情。陪读了一段时间,林女士和强强的摩擦也是不断。林女士认为,儿子的成绩一直都在原地踏步,是因为他不听话。现在,强强更加厌烦母亲对他的陪读了,也越来越不喜欢自己的妈妈了。对此,林女士感到心痛,可又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一起解决当前的问题。
案例中,母亲林女士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收效甚微,甚至让孩子越来越讨厌自己。天津市天空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殷明彦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她在教育上犯了两点错误。
第一,一厢情愿地以自己的方式付出,但没有考虑这未必是孩子乐于接受的。作为一个陪读的母亲,应该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分享孩子的学习生活,有计划地监督和辅导功课。但林女士并没有尝试询问孩子的意见,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干预。当孩子没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或是对自己出现不满的时候,只是指责孩子的不听话、不领情,却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想法。第二,对孩子的控制欲和主导性过强。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孩子人生中的配角,不能取代孩子成长中的主角位置。家长照顾孩子的生活也不应该面面俱到,要给孩子一定的自我选择的空间。至于学业方面,更是不要过多插手,施加过大的压力。案例中的林女士,显然没有做到聪明的陪读方式,因此才让孩子愈加反感自己的陪伴。
现象分析:先要正视自身缺点才能令孩子喜欢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父母都和林女士很像,孩子们表示越来越不喜欢自己的父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在要求和批评孩子的同时没有先在自身上找原因。不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一些言行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殷明彦认为,除了案例中父母教育过程中取代孩子主角地位的情况之外,还有两点很有普遍性,应予以注意。
第一,自以为是。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孩子面前总是对的,从来不倾听孩子的想法。一意孤行,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但如果家长能够懂得倾听孩子的想法,可能会在家庭教育方面更加客观、合理。第二,对孩子经常提出两种相反要求。这给孩子非常矛盾的心理,会觉得大人很不讲诚信。比如父母经常告诉孩子要跟同学搞好关系,但当孩子说要和同学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时,有的父母就阻拦不让,担心孩子们在一起会玩出格儿。
孩子喜欢的父母要:同步心理整体看待积极快乐地生活
首先,家长要跟孩子有同步的心理状态。殷明彦表示,如果亲子之间心理状态同步,那么家长就能够更多地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想法,也自然会跟孩子有比较好的沟通。其次,家长要全面地看待孩子。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体系比较单一,只以学习成绩定论。而孩子喜欢家长把他们完整地来看待,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通通都接纳。第三,孩子喜欢家长能够积极快乐地生活,不经常抱怨。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都抱怨,这样对孩子影响特别不好。有些家长总是挑周围人的缺点和抱怨周围环境的不好。应该抱着积极态度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自己生活得更精彩。在困难面前,让孩子看到家长是如何勇敢面对的,并引领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同样,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会受到父母面对困难时的态度的影响。
家长作出改变:用心灵走近孩子用行为影响孩子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说道:“家长应该多花时间了解自己的孩子,进而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并尽量与之保持同步。另外,与时俱进,了解孩子的生活志趣和风尚,用心灵走进他们的世界。”另外,认识到孩子的生活与成长中,家长毕竟是配角。因此不要做“全对型”家长,去指挥孩子和控制孩子。而是用自身行动去影响孩子,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作为家长,应该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学会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才会让他们真正的从心底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