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课前预习可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2)
为什么要预习呢?
不预习行不行?有的同学会说,我就没有预习过,老师上课都会讲,还用预习么?
实际上,你不预习那肯定也行。但是预习能帮助你学习中“多快好省”。
上边这个开车上路的例子中,如果不预习,那就是知道目的地的大方向,走一段你可能要想一想,甚至停车下来问路。可是你要预习了,你就知道那个路口是重点,在这个路口要拐弯,要准备提前并线进入辅路,这时候大脑需要高度警觉些。而在一条直路上开车,只要注意速度、红路灯就行了,大脑不会紧张。而且时间你也有个大致把控,知道几点出发。
上边郊游的例子中,如果不事前做好准备,那集合的时候这个人到了那个人没到,一通电话。到了目的地,饿了渴了要现买吃的现买水,找半天不一定找到卖的地儿。可是你要预习了,集合有序,一路畅通,到了目的地该玩玩该吃吃,这趟郊游的质量是不是很高。
生活中我们一般都要预习,那学习中是不是也是一样的,也能有同样的效果。有的同学,上课都是拦路虎,单词不认识,新概念没有听说过,上课的时候还在脑补这些基础,听课就可能拉下,或者忽略了重点,手忙脚乱还没听明白。而有的同学,上课不慌不忙,课堂听讲轻松,笔记简练有重点,一听就懂,其实是他有过预习——预先的知识储备,包括知识的框架,以及支撑主干知识的铺垫知识。
所以,你敢说预习没用吗?
预习什么,怎么做预习呢?
经常老师会说,下一节课我们学习新内容,课前预习一下。预习些什么呢?不同科目的预习内容不一样,预习方法也不一样,不同年级的预习深度也不一样。
1)预备学习。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关联知识的准备。预习的方法主要是查阅资料,写批注。
·基础知识包含字词的认识、基本概念的认识。语文课、英语课前,不认识的字词,就要查好字典,会写会读,理解含义,上课时不影响阅读;另外就是基本概念的认识,像数学中的定理定义、物理中的力学电学概念、化学中的元素分子式,地理历史的名词,等等,这些内容,就要提前读一读看一看,认识它们不陌生,上课时重点性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