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上初中的孩子为何不可强制
近日,记者听许多初中孩子的家长说:“原先很听话的一个孩子,怎么上初中后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动不动就与父母顶嘴;原先孩子催都催不出家门,现在居然随便一个人就上街遛达去了;原先你不让他干啥他就听,现在你越不让他干啥,他越偷着去干。现在孩子大了真难管!不知父母怎样才能与上初中的孩子沟通?”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
专家告诉我们:要解决上初中孩子父母的困惑与问题,就应先了解一下生命的历程。上初中后,孩子要走向社会、探索社会、学会与他人相处。但大多数父母还是依然把上初中后的孩子当以前很听话的小孩子,不愿孩子离开自己,要孩子时时都处于自己的视线之内,而孩子却十分想去探索自己还不熟悉的社会与环境。
这时,孩子在与父母不同的需求下,就必然出现矛盾。孩子肯定不会像过去小时候一样,时时听从父母的话,从而出现叛逆现象,不但会与父母疏远,与父母顶嘴,还会随便一个人外出,并出现不让干啥偏要干啥的现象。父母该认识到:上初中后的孩子不但年龄在增长、智力在发展,“性”也在迅速发育。此时的孩子,父母越禁止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就越感到好奇,偏要做父母禁止的事情不可。
例如:父母越是不让他上网或看那些不健康的书籍,他(她)们越感到好奇,越是要去看等等。至于孩子为什么偏要做家长反复强调禁止的事情,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潜意识在作祟。另外,上初中后的孩子在形体上更接近于成人,在内心里也向成人靠拢,类似成人的愿望在他们心里大量涌现。可以说,他们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各方面的经验都缺乏,内心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因此,我们要了解存在于他们自我意识中的几组明显矛盾:
其一,独立和依赖的矛盾。
其二,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其三,自负和自卑的矛盾。
其四,沟通和封闭的矛盾。
同时,此时的孩子正在学习适应社会,与朋友交往是他们学习人际关系能力的开始。做家长的还应该告诉他们朋友交往要注意的问题:要明辨是非,选择好朋友交往;和朋友相处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短处,朋友之间要取长补短等等。努力做一个开明开放的家长父母怎样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引导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再使孩子与自己对着干?
专家告诉我们做到以下三点很重要:首先,父母对孩子说话要由命令式变为讨论式。就是父母不要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而应该放下架子,从内心尊重孩子;家长应掌握这种心理,改变“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要用一种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思想。对孩子应先允许他有自己的见解,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然后父母再去进行引导。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释放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会让父母担心、惧怕或难过。这时,再给孩子选择题。不要强制孩子听从自己的命令与意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其次,正确引导孩子认识“性”。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性”方面发展较快,他(她)们对此感到很好奇、很神秘,也很想去了解。这时,父亲最好与儿子,母亲最好与女儿进行讨论,父母可将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诉孩子,帮助他们了解“性”、认识“性”,以便孩子健康成长。另外,在行为上要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
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得更为激进冒险,更多的想法会诉诸行动。对此家长不要过于紧张,不要习惯于各种保护式命令,要敢于放手让孩子一试。当有了“切肤之痛”后,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对同类问题改变态度。这时,他们对家长的劝导会更容易接受。此外,在交友上要多引导少限制。怕孩子学坏是初中生父母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提前入手正确引导,给孩子注入“免疫力”,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父母应引导孩子结交遵纪守法、勤奋好学的朋友,一般对孩子交友也不应太多干涉,要相信孩子已经长大,自己已有辨别能力。干涉太多会适得其反!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同时,父母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和孩子的老师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与家里的表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为,多了解就会少误解。
这样,一旦孩子有不听话的时候,就能比较明白应如何去引导孩子,也不至于破口大骂、拳脚相加,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了!父母要充分认识到:上初中的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是很正常的。家长一定要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对上初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气氛与孩子的态度、情感和个性特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时,我们做家长的应该首先考虑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问题。而不应当指责孩子怎么不如别人的孩子有出息。孩子上中学以后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内心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地教育孩子。并明确和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身教重于言教。所谓教育孩子,实际上是教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每个当家长的都应该明白:当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如何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到自己是否正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些道理!孩子也在察言观色,他们会从我们身上学习生活。有的时候,孩子做作业累了,抬起头来看到我们在玩牌、在喝酒、在闲聊,他的学习意志也会减弱;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上的事情、忙于学习、忙于劳作,孩子也会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
其二,尊重孩子的人格。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严格,处处训斥孩子,支配子女的活动,使孩子言听计从。这样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养的,但因他们的独立人格没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现出自我抑制、没有信心的个性特点;相反,有的父母对子女的任何要求都尽力给予满足,结果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蛮横的品质,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家长应该平等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既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又要让他们逐步学习成年人的行为,给予引导。
其三,给孩子交往的空间。应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等。青少年正在学习适应社会,与朋友交往是他们学习人际关系能力的开始。
以上文章来源于E度教育论坛—2011中考交流
原文网址:http://bbs.eduu.com/thread-256171-1-1.html?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digest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