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考试中的阅读速度太慢这个问题怎么破?
2017-12-22 13:51:03中考网编辑
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除了要读懂,能完成相关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也常常令很多同学头疼的问题,那就是速度问题。
有很多同学会说,如果给我充足的时间,让我慢慢做,那很多题我都能做对,可一旦限定了时间,我就做不对了。这些同学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那这个有关阅读速度的问题怎么破呢?今天我就来说一说。
在辅导学生做现代文阅读训练时,我常常提出一个问题:“初读文章要用多长时间为好?”很多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掉到坑里面了。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说一分钟的,有说三分钟的,有说五分钟的,甚至也有说十分钟八分钟的。
其实,虽然我问的是初读文章用多长时间为好,但并不是真的有一个非常具体明确的限定时间在那里放着。而应该首先考虑初读一篇考试文章需要(应该)花费多长时间与哪些因素相关。
初读一篇考试文章需要(应该)花费多长时间,至少与以下四个因素密切相关:
1.与考试时间相关
2.与测试文章相关
3.与测试题目相关
4.与个人能力相关
但凡考试,都有时间限制,超过这个时间,会做也没用。这是个硬杠杠,必须遵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初读文章,花费时间不能过多,否则就挤占后面的细读文本回答问题的时间,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整体考试时间不够用。
测试文章的长短和难易,也必然对阅读所需时间的长短产生影响。显然我们不可能机械规定初读某一种文体的文章,必须多长时间完成。文章短,内容简单,自然读起来就快一些,反之,就会慢一些。
虽然初读文章,还不涉及到题目,但初读是为后面完成相关问题服务。如果读得太粗略,一目十行,单纯追求速度,在读题时,发现各种关键信息在初读时都没有抓到,解决问题的障碍都没有排除,那就读了等于没读。反之,如果读得过细,每一个细节都弄明白了,但发现题目不涉及这些细节,对功利性很强的考试阅读而言,那显然又是巨大的浪费。
个人能力在这四个相关因素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个人的阅读能力很强,则前面所有相关因素的困扰都不不是大问题,自然可以读得又快又好,用很少的时间,但能抓住的关键信息又足够丰富。
更具体而言,考试时间,测试文章的长短难易以及测试题目出什么,作为考生,我们都说了不算。但我们可以通过提高阅读能力,相对缩短初读所用的时间。即使文章偏长、偏难,我也能够比别人用更短的时间读完,而且所获取的关键信息既不过多,也不过少,既满足下一步解决具体问题的基本需要,又不过于浪费,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综合以上的分析,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切实提高个人阅读能力,尤其是初读文章的速度,以满足相关的要求呢?
就此,我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要学会抓住中心句或者关键句
考试中的初读文章,就是要抓住文章的梗概,而不是细节。因为细节可以在读完相关问题之后,再通过局部精细阅读研究来解决。而要快速抓住文章的梗概,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或者关键句。
比如,这样一段文字:
首先,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拿大的重要港口城市多伦多,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蓝天澄澈,空气新鲜。每到七八月间,紫色的薰衣草装饰着翠绿的山谷,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整个小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馨和惬意。(摘自2014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说明文《宜居城市》)
初读时,这段话只要抓住第一句和最末一句就足够了。中间的部分作为支撑句只要知道是个例子在说明中心句,快速略过就可以了。
这种“总分总”结构的语段或者篇章,在文章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在说明文或者议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文章中更是非常常见。由此产生的变体还有“总分”,或者“分总”等等。把握了这种行文思路,自然就可以大幅提高阅读速度。
当然,文章千变万化,我找的这个语段比较典型,除了这样的比较典型,比较常见的行文思路之外,也会有其他不同的类型的写法。我们先要学会解剖典型,然后再分析变体。
因为文体不同,我们在初读文章时,需要关注的关键语句也各有不同。比如,如果是写人叙事类的文章,需要关注六要素,关注时空变化的语句,关注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略读对事件和人物的具体描述;如果是说明类的文章,需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点,说明的顺序,略读采用具体说明方法进行说明的文字;如果是议论类的文章,则要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以及相关的分论点,而略读用来支撑相应观点的材料乃至具体的分析。
但无论如何变化,抓住中心句略读甚至忽略支撑句,都是初读文章最重要的方法。可以一边读,一边做好圈画。如果是平时训练,不受时间限制,还可以通过再次细读,回过头来重新验证自己初读的时所圈画的中心句或者关键句是否全面到位,这样做有助于更好地提高相应的能力。
第二:要养成并提高阅读的预判能力
阅读不是被动地被文章牵着鼻子走的过程,不是文章写什么就读点儿什么,读到哪儿算哪儿,而需要你的头脑主动参与。
从阅读题目开始,就应该有自己的一些阅读预判,虽然这种预判不需要专门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但至少是要在头脑中闪一闪,过一过。
比如,读茅盾的《忆冼星海》一文(北京市2010年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文章),看到题目,就应该做一些预判。作者很可能要回忆和冼星海相关的一些事儿,伴随着这些事儿的叙述说说冼星海这个人有什么特点,也会说说为什么要回忆冼星海这个人等等。
在读完文章第一段之后:
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作品的演奏,读过了他那万余言的自传以后。
应该有这样的预判,作者一定会写他听冼星海作品的演奏,写读冼星海自传的一些相关经历和感受,也会写他们见面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
这种预判,关乎对作者行文思路的判断,准确说是一种逻辑判断。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一定会考虑读者,要有意识地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同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应该去揣摩作者,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不是特别“变态”,作者和读者一定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取得逻辑上的共识。
这种主动参与的阅读过程,非常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如果预判正确,可以提高阅读过程中的愉悦感;如果预判错误,可以提高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这种和我的预期不同的写法,是效果更好还是效果更差。
第三:要形成把整句乃至句群当成一个组块进行阅读的能力
儿童最初从识字到开始阅读,是一个非常慢的状态,因为要用手指读。指一个字读一个字,随后慢慢速度加快,在他的眼中开始呈现的不是一个又一个字,而是一个又一个词。再接下来,就从一个又一个词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短语了,自然阅读速度就不断加快了。
但对于相当一部分人而言,他的阅读速度仅仅止步于能够把一个又一个句子当成组块来阅读。而不能够把若干句子组成的句群当成一个完整的组块来阅读。这是再次提高阅读速度的一个关键门槛。
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孔子曾告诫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孔子这句话再精辟不过地论述了“俯而学”与“仰而思”的辩证关系。我们应牢记先贤的教导,在实践中学有所得,思有所获。(摘自北京市2009年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俯而学与仰而思》)
如果你对“子曰”的这句阐释关于学习和思考之间关系的名句相当熟悉,不仅仅熟悉名句本身,也对这句话有较为深入的理解。那么,这段文字的前两句话就是一个组块,你可以瞟一眼就过去,但不影响你抓住其中的关键意思。
当然,有人会说,这个语段很简单啊,我很轻松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我只是拿这个做一个例子,如果有更为复杂的语句你能否做到以句群作为完整组块进行阅读呢?
比如,这样一段文字:
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摘自《心无百姓莫为“官”》
如果你非常熟悉语段中引用的每一句古诗文,自然就可以把这个语段的多个语句所组成的句群当成一个完整组块来读,而不需要拆开来一句一句地读,就能够准确快速地把握它所要表达的意思。
虽然我所举的例子都是引用古诗文的例子。但实际上这样的例子绝对不仅仅限于古诗文的引用,也可能出现在其他任何的材料中。能否把句群当成一个完整的组块,一眼扫过去,就能准确地把握这个句群的主要意思,关键在于你对相关阅读内容熟悉与否。
这样的把句群当成完整组块来阅读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积累,然后才能具备这样的能力,阅读的量不够大不行,阅读的内容过于单一也不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阅读能力尤其是阅读速度的提升,要以大量的阅读实践为基础。这个无法偷懒,无法越级,不能期待得到点石成金的手指,更不能期待别人直接给你一块金子,更直白一点说,千万不要以为你吃五个馒头吃饱了,就觉得直接从第五个吃起才最省事,事实上前四个绝对不能不吃,要有量变,才有质变。
严格来说,以上我所讲的三点并不完全独立,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说三点或者三个方面,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在同学平时进行阅读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有意识针对自己的弱项单独进行训练;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其他方面,进行综合的演练。这样,才有助于真正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尤其是阅读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