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
平冈中学创办于1930年,由爱国华侨捐资兴建,素有“深东文化摇篮”之美誉。深圳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3年龙岗建区以来,学校乘着改革的东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1996年,学校被评为区一级学校;1998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1999年成为龙岗区第一所省一级学校;2007年以高分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确认;同年,还被教育部确定为深圳市唯一一所“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还先后被确定为“中央教科所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省绿色学校”、“省青少年创造力培养基地”、“省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深圳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和“深圳市广播体操标兵学校”。
一串串成功的足迹,一面面闪光的金牌,无不凝结着平冈人的智慧和汗水,体现着平冈深厚的文化底蕴。平冈中学创办伊始,就确立了“诚、信、勤、朴”的校训,他们以淡定与坚持的心态延续着点点教育星火,将一份份荣耀与成就悄然汇成一股深远的文化力量。多少年来,这一古老的校训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以其无比深刻的精神内涵激励着一代代平冈师生艰苦奋斗,不断超越,成为学校传统文化的精华。
如今,在以曾钦泉校长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平冈人在继承校训传统的基础上,围绕“主动发展、和谐共进、不断超越”的办学理念,积极培育“团结务实、迎难而进、敢于亮剑、永不言败”的学校精神,使之成为新时期推动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
一所学校其实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走进平冈校园,处处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单位。徜徉校园,所见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宏观布局或雕塑小品,都独具匠心,极有文化品位。学校在进行改扩建工程时,进行了整体设计,溶入了办学理念,赋予了文化内涵,使这里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在育人。学校所有新建建筑物的颜色以米黄色为主色调,显得雄浑、典雅、清新;古香古色的校门气势宏伟,浸透着78个春秋所积淀的文化底蕴;绿树掩映下的四角亭静卧在校园一隅,错落有致的山石和清淡幽香的花草演奏着优美和谐的天籁之声,构成了古典美与现代美相结合的校园风景;主教学楼侧墙的大型壁画,“熔”、“旋”等励志抽象雕塑群及童趣系列雕塑群,中外历史文化长廊、书法长廊、美术长廊、奥林匹克长廊、重大科技发明长廊等,还有一个个造型别致的宣传橱窗,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书香校园,知识殿堂,让学生举目可视,驻足可思,见贤思齐,在不经意间受到了文化熏陶。通过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学校洋溢着浓浓的书香和浩然之气,充满诗意、圣洁,令人向往。
一流的硬件设施成才的有力保障
学校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学校的功能在于提供一种经过选择的教育环境,使全体师生可以按既定的目标完成他们的发展。
近年来,为充分体现学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文化特色,确保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学校在原有硬件设施基础上投入1亿巨资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保教学条件优良,教学设备齐全,教学资源丰富,生活设施完善,使新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成才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电教楼、实验楼、天文台、图书馆和学术报告厅。所有课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数字化广播系统,安装了空调。拥有设备先进的理化生常规实验室、理化生探究实验室、美术专用室、通用技术教室、电脑室、历史功能室、地理功能室40间,实验教学课开出率达100%,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还建有千兆计算机校园网、有线电视网、校园广播网、食堂一卡通系统、数字语音电化教学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网络办公系统。有8个计算机课室,师机比达到1:1,生机比达到4:1。学校还装修了电视演播室,成立了校园电视台。
学校图书馆总面积2440平方米,藏书近16万册,生均藏书达到55册;订有报刊杂志420余种;有电子阅览室、电子软件资料室和藏书室,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文化的需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校运动设施齐备。有运动场、塑胶跑道、体育馆、6个标准的羽毛球场、4个标准的排球场、6个标准的篮球场,并利用学生公寓架空层设立乒乓球场,让学生激情飞扬,彰显青春活力。
学校生活设施完善。两个学生饭堂整洁明亮,菜式多样,卫生可口,可同时容纳3000人就餐。学生公寓外观漂亮大方,里面宽敞舒适,每间宿舍仅住4人,有独立的卫生间及空调系统。太阳能供水系统加上辅助加热系统,既环保,又保证了学生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有充足的热水和饮用水使用。学校为每一位住宿生都配置了桌椅、书架、衣物柜等,让学生宿舍充满家庭的温馨。
文化·名师团队·精神家园
名师铸名校,名校出名师。名校酿造的淳厚文化乃是名师诗意的栖息地,是名师的精神家园。文化熏陶下的名师团队,恣意挥洒,书写着名校的灿烂与辉煌。
文化铸师魂师魂育家园
教师的爱是一种教育品格,一种教育精神,一种教育德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几十年的文化传承已使平冈人将一种教育的大爱化入骨髓、融入血液,并在举手投足间将之春风化雨般地挥洒于学生的心田。
桃李沐春风生命铸课堂
课堂是师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师生生命质量的主要载体。学校采用什么样课程、什么样的课堂模式,将直接关系师生生命质量的高低。
学习,是学习者用心灵去体验、认识世界,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充实快乐,让人生价值得到充分展示。课堂是校园生活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部分。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向往和眷恋,才能快乐学习,感受幸福。传统课堂以传授知识为主,往往是教师“独角戏”、“满堂灌”,而平冈中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构建了“生命课堂”。
在“生命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情感共鸣、思维共振、认知共建,教学相长、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平冈中学的课堂就是这样充满愉悦、充满活力,是情感与情感碰撞,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课堂。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和选择,学校开发出四大类别96门校本课程,其中《大运英语100句》、《电视阅读课》、《美文选读》、《领袖课程》等已成为学校精品课程。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充分发掘了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经历“生命课堂”的熏陶,平冈学子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仍能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雕刻七彩光阴张扬无悔青春
校园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每个鲜活的生命全面发展的沃土。
走入高中校园,就意味着把生命中最珍贵、最光彩的一段岁月交给学校。十六岁的时光如花,十七岁的季节是雨。谁不想把这青葱岁月演绎得如诗如梦,谁不想在绚烂年华尽情绽放,谁不想在学习之余给青春留下更多美丽的记忆。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生命课堂”文化滋养着学生的头脑和心灵,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平冈学子细细雕刻自己的七彩光阴。“篮球节”、“英语文化节”、“健康活力运动会”、“元旦文艺晚会”,这些固定节日已形成为学校持久的制度文化。平冈中学还有“天蓝社”、“天文学社”、“义工队”、“管乐团”“英语协会”等50多个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天蓝社”、“白浪文学社”曾被评为“深圳市十佳学生社团”、“深圳市首届中小学十佳文学社团”,健美操队获市比赛一等奖,辩论队获龙岗区首届高中生辩论赛冠军。学校管乐团于2006年获得首届中国南方管乐邀请赛金奖2007年夏天与美国田纳西州中部大学管乐团在龙岗区文化中心同台演出,轰动一时。
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了学生才能和个性表现的空间。龙岗区首届高中生辩论赛“最佳辩手”、深圳市优秀团干、第七届英语文化节的主持人,高二(12)班张冬梅说:“刚刚进平冈的时候,我向同学做自我介绍时紧张得结结巴巴,而平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给我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我由一个只会学习的‘丑小鸭’蜕变为全面发展的“白天鹅”。到记者截稿时,张冬梅又凭借自身的实力和风采获得了区直属学校“大运先锋好少年”的“最佳人气奖”,综合类银奖。
关爱大家庭携手共成长
教育就是播洒爱。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阳光下,畅游在爱的海洋中,行走在爱的大道上,这是教育的不懈追求与使命。
世人皆赞叹桃李傲放于春风,可谁又知道当初它经历过怎样的风雨冰霜。在成长的路上,尽管会碰到困难坎坷,但平冈的学子是幸福的。一代又一代的平冈人用爱心和智慧铸就了一道“爱心长城”。这爱心的传递和绵延,汇聚成平冈关爱文化的汩汩之流。
平冈中学于2001年设立了BPT(帮助贫困学生)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教师和学生的自发捐款,用于为家庭贫困的同学提供了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让他们能够专心地学习。自2001年成立以来,基金会累计发放助学金50多万,资助了200多名学生。在BPT基金的帮助下,很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摆脱经济的负担,考上了理想的大学。2001级范圣秉和2003级范俊生兄弟俩,在BPT基金的支助下,先后考上了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2004级洪春林和2007级洪春虹俩兄妹,也是在BPT基金的支助下,先后考上了四川大学和中山大学。
BPT基金不仅帮助了有困难的学生,也让其他学生感受到平冈大家庭的关爱和凝聚力。一位毕业生谈起BPT时说:“我捐出的仅仅是一本辅导资料的钱,我身边的同学因为有了基金的援助能够安心在教室学习。BPT基金让我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感受到了给予的快乐。”平冈中学强大的文化磁场把大家融为一体,互助互爱,携手成长。
人才辈出群星闪耀
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名校,才能酿造出醇香的教育玉液,才能创造出教育神话,才能培养领袖式的人物。
拥有幸福的精神成长历程的学生,学习已成为其愉悦身心、健康成长的一部分,因而,他必定会拥有开启知识经济时代幸福生活的钥匙——享受优质高等教育。平冈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师资,打造了学校“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学特色,学校连续六年位获“深圳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高考升学率达95%以上,一大批学子从平冈起飞,进入清华、北大等重点院校,学校知名度及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2001年,平冈培养出龙岗区第一个清华大学学子——范圣秉;
2002年,平冈诞生了龙岗区第一个北京大学的本、硕、博连读生温娟娟;
2003年,平冈又一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15岁的胡怡成为从深圳市考入的第一个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清华学子范圣秉的弟弟范俊生也考取了南开大学。
2005年,又是一个捷报频传的“丰收年”。邓平萍、刘苑梅分别以880分、897分获得广东省政治、语文高考单科第二名,创下了龙岗区高考单科成绩历史新高;关国栋获得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填补了龙岗区的空白,并被免试保送入读中山大学。
2006年,高考本科进步率和省大专进步率位于龙岗区第一。龙岗高考状元册上又增添了一个平冈学子的名字——陈东。
2007年,平冈中学高考升学率达到97%。
2008年,我们期待着,新一届平冈学子将书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