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初三毕业生的家长,这阵子好多家长吐槽学校的教学和中考命题及评卷,我看后感觉有些家长想法比较片面,作为孩子的"全科家教",三年来我始终在关注孩子学习上的各种问题,自认对孩子的辅导还有些心得,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
先说什么是好学校。一般人都会认为升学率高的就是好学校,可是如果你的孩子真的进入那所谓的好学校,就会发现其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你会发现你孩子同学的表现也是参差不齐,也许你的孩子无论如何努力却总是不能拔尖儿,也许有的老师要求很严作业海量,学科成绩却不见提高,紧紧张张浑浑噩噩过了三年,等到中考出分再看,学校的总体成绩是不差,很多同学在区里市里名列前茅,可是和你的孩子没有半点关系,排名在前面的都是些很聪明的孩子,一向成绩就好,似乎和学校的教育也没有多少关联。而在那些所谓不太好的学校,也有成绩拔尖的学生,怎么解释呢?
其实,在我看来,好学校的标准应该是:
一、教学秩序好--学校严管理,学生守纪律,有学习氛围。好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会因耽于玩乐、打架乱爱而影响学习,同时又有健康的交际和课余生活,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师资力量强。老师的态度自不必说,有的老师校内不认真教课,只想着办课外班捞钱,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在补课班也对付,拿几张卷子给孩子做就叫补课了,学生如何能跟着提高水平?老师的水平也很重要,有的老师自己就对所授知识没有吃透,只会照本宣科,经常能被学生问倒,这样的老师肯定无法把学生教明白。还有的老师不注重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提炼,只知一味留作业,学生无法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自然一考试就迷糊。
所以,好学校=好老师+好环境
可惜,真正的好学校并不多,我家小孩在126中,我不知道在别人眼里算不算好学校,但我知道很多家长花钱把孩子往这里办,于是我也随大流把孩子送到126(七中进不去呀),可来了以后令我很失望,因为没进去"好班",老师水平都很一般,每天课倒是没少上,却没见讲多少有用的东西,就是做题讲题,作业写到很晚,却不得要领。校领导基本不管正事,学校的文化课教不好,连体育课也不正经上。从初一开始老师就办班补课,补来补去班里孩子也不见成绩提高,该啥样还啥样。其实,那些考试成绩好的孩子,即使不补课也一样好。
在我的眼里,126不算很好的学校,虽然今年中考考的不错,那不是学校的功劳,不然往年怎么没这么突出?那些尖子生即使读别的学校也一样会成为尖子。126中每套老师教两个班级,两班的成绩却相差很多,到后期有所谓的好班成绩反而不如普通班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学苗更主要。不过现在是阳光分班了,初一的管理有否改善就不清楚了。当然,126也有师德高尚业务能力突出的的老师,能分到他们的班里就省心多了,比如初三3、5、6、17班,可惜我小孩没摊上。
因为对老师水平不感冒,我没让孩子跟本班老师补课,各科都是自己辅导,成绩也不差,即使拿到好班也能排前几名。不过,我孩子后来跟着好班的名师上了一段时间的语文课,确实有些收获。看来老师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好学校不一定都是好老师,不好的学校也未必没有好老师。同样的孩子,跟着好老师和差老师,考试成绩能差几分至几十分,有可能的话,还是去找好点的老师。
如果去不了好学校怎么办?这就需要家长和学生努力了。先要甄别各科老师的水平和态度,对水平还不错的老师,不妨跟着他认真学,对于老师较差的科目,有必要适当补课。但补课不能盲目补,一定要找到真正好的老师,否则还不如省下时间精力自己看书练习了。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算好老师呢?各学科标准不一样。对于理化,要能把原理讲透,有可能的话适当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知识点有系统而清晰的认识,再辅以典型题解法就可以了;对于数学,关键是善于总结各种题型,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题型和应对方法,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英语学科是记忆性学科,即使没有老师教,有几本好参考书看也是一样的,当然有个词汇丰富口语流畅语法精熟的老师可以随时解惑,讲课也会有更好的效果;语文是慢功夫,而且男女有别,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要靠大量的阅读写作来熏陶,好的老师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多读多学,并体验到文学的魅力。
说起语文,我要多说几句,语文试题开放性题多,想得高分不容易,尤其沈阳的语文阅读题,分值多、答题点多,评分标准细,学生不光要读懂,还要会揣摩打分点,找到回答的关键词,答沈阳阅读题是需要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不能怪命题变态,这是游戏规则。好的语文老师会带着学生精讲以往历年的中考题和模拟题,帮学生分析命题套路、评分标准、答题技巧,经过这种训练的学生中考语文分都不低。我的孩子给我讲解分析前几年中考阅读题,说的头头是道,令我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如果学校老师没有这样细致的讲授,学生没有这样针对性的练习,平时做语文模拟卷不求甚解,中考分数低也是很正常的。
说完老师再说中考命题吧。简而言之,现今辽宁乃至全国的中高考命题越来越趋于"八股文"化,理科题目毫无难度,拉不开梯度,不注重考察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却对步骤分从严苛扣,我孩儿中考数学全答对,莫名其妙地丢了4分,又如物理最后一题问地漏为何反味儿,答水干了就得不到分,必须答蒸发干了才给分。这样的题目让平时理科好的孩子完全发挥不出优势,只能大家一起拼文科,真正是"得语文者得天下"。理科考试筛选不出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靠文史科目咬文嚼字选人才,这和封建科举考八股文有何区别?莫非现代中国还要走明清时的老路,藐视自然科学,重回落后和蒙昧?如今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周边小国蠢蠢欲动,完全无视GDP全球老二,为什么,分明看准了老大帝国政治腐败、外强中干,若当局再不警醒,不出二十年,国将不国矣!
也许我说这些有点偏激,毕竟有些地区中高考题目还是比较科学的,比如北京,有人说北京学生分低,其实他们题难,数理化英都难,辽宁的孩子到北京的中学说不定会不适应。但从全国来看,高考命题难度总体是降低的,辽宁今年高考理综合用的是全国卷,状元王艺妮考了296分,(300分满),其他高分考生理综也在290分上下,和数学比起来显然过于简单了。
不过,今年沈阳中考语文分低不能全怪题不好或评卷尺度,有些题在做答的时候是要有技巧和套路的,如果学生平时缺少这方面训练,或老师没讲过开放题的解答技巧,学生中考可能会吃亏。
说归说,现实就是如此,我们总要面对,还是想办法让孩子适应考试吧。如果实在没法适应,那也没关系,成功的路不止一条,高考独木桥也在变宽,可以帮孩子选个好专业,不必非追求超一流名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生存的技能,只要能帮他构建好安身立命的基础就可以了,将来的成就有多高,凭他自己吧。说的太多了,就到这里吧。
编者的话:"连名都抢不到"的这个帖子在家长帮社区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甚至有些家长表示:"在家长帮教育论坛沈阳初中、中考板块里逛了快三年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看到的家长们所发表的帖子中最客观,最中肯,最有参考价值和教育实践意义的一篇好文。楼主分析的非常透彻,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作者对好学校,好老师的分析可谓一阵见血,不少家长读后都开始反思到底怎样的教育适合自己的孩子?(编辑:艾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