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站 中考网-全国站

沈阳中考作文大讲堂总论之四——训练才是王道

2014-03-14 16:38:02中考作文直通车

    
   
    沈阳中考网:沈阳中考作文大讲堂总论之四——训练才是王道。
   
    基本的作文写作既不是什么天分,也不是什么才情,它只是一种素质能力。虽然这素质能力远比同时期其他科目高难得多,但它也是可以通过训练熟悉掌握的。
   
    说到底,要改善母语写作的现状,训练才是王道。无论是素质养成还是能力提高,都离不开切实可行的训练。
   
    说到训练,其实作文训练和所有的训练都没有什么区别,核心就是重复。训练不是尝鲜,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更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训练就是要深化、强化、细化最后达到消化。
   
    但是同样是重复训练,也要得法才能见效。
   
    作文不同于体育、演奏之类的技能,对技能而言,只要能保证重复,就能保证收效,一个动作,一个指法,机械地重复千万遍,自然能生巧。但是这种机械重复,对作文来说毫无裨益徒乱人意。
   
    作文的重复训练,必须明确两点:
   
    首先作文不是尝鲜,不能走马灯似的换题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文训练得保证至少细嚼慢咽地吃透一只麻雀,而不是今天吃麻雀明天吃鸽子后天吃山鸡,到头来也只不过是每一样都叼一口。
   
    其次作文不是个简单的技能,而是一种素质能力。所以简单的重复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得是那种深入的、日新月异的重复。也就是说,每一口麻雀都要吃出新滋味,不能左一口右一口到头来吃了百十口也无非就是叼一口。
   
    这样既要不变又要时时在变,在不变与变之间达成平衡,才是作文训练的法门。
   
    事实上,这是改善作文水平最方便快捷而且绝无副作用的法门,目前看来也是唯一可行的法门。其具体方法如下:
   
    揪住一个题目,把这个题目反复推敲,钻研透彻,经过四五遍乃至于十余遍的打磨,让它达到范文的程度。
   
    想达到范文的程度其实并不难,它只是满足了母语写作的最基本的要求,清晰、完整,具备粗略章法而且基本准确,说到底只是合格而已。任何题目,经过十余遍的推敲,都不可能不达到合格的程度。
   
    这样,学生就有了一次写出合格文章的经验,这个经验至为重要。有了它,以后的行文才能有方向可指、有章法可循。有了这样一次经验,以后的习作中才不会撞大运一样舞之蹈之“胡作非为”。
   
    一次成功的经验,至少要有一次成功的经验,而这恰恰是摸索着作文写作的学生们最缺乏的。他们可能偶尔写出过成功的习作,但因为并不曾认真推敲过,所以究竟如何成功的,他们也是一知半解甚至茫然不知。这种撞大运式的成功,不能复制,不可通约,因此不能成为经验。他们充其量只是一些美好的记忆而已。只有那种惨淡经营、一步一个脚印、从不成功糟糕透顶,一点一滴地推敲打磨,最终走向成功的过程,才能赋予人关于成功的经验。只有这类经验,才能指导人的文章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最终习惯于成功。
   
    这种同题训练,就是要帮助学生获得这份宝贵的关于成功的经验。
   
    我想一个例子能很好地说明这种训练的本质。
   
    想必每个母亲都有教孩子学走路的经验。教孩子学走路,一般都是牵住孩子的两只手,一步步引孩子走路。刚开始的时候孩子甚至站都站不稳,只能全身“挂在”母亲手上。母亲从拖着孩子迈步开始,一边品着孩子的力度和状态,一边一点一点地不为人知地放松孩子的手,每一步都有母亲全神贯注的心血,每一步都有孩子倾尽所有的进取,就在这母子心心相印相濡以沫的磨练中,慢慢地母亲放开了手,孩子快乐地奔跑……
   
    这个过程在每个人身上重复上演。
   
    遗憾的是,除了走路之外,我们再没有过这样动人,这样切实有效的训练。
   
    而这样的训练,恰恰是作文最迫切需要的,也是唯一有效的训练。
   
    作文,就是人生第二次学习走路,他必将也从站立不稳经由蹒跚起步,最后健步如飞率性奔走。所以他也注定绕不开那种心心相印相濡以沫的磨洗。
   
    惟其如此,真正有效的作文训练恐怕永远脱不去一对一式的以心传心的原始模式吧?

[查看原帖参与讨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