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家庄中考历史试卷评析
2017年的河北中考又来了,同行的还有连续的阴雨天气,这让它更受瞩目。相对于阴雨天气给孩子们的出行、备考带来的挑战,今年的中考文综试卷(历史)是不是也有新的挑战等着他们?这套试卷又具有哪些特点呢?
我认为2017年的试题同往年相比,在落实教材基础知识,面向全体考生方面有所侧重,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历史试题偏难的现状。试卷结构稳中有变,考查立意稳中有新,总体难度稳中有降,这恰如阴雨天气中给孩子们送来了一缕阳光。
一、试卷结构稳中有变,体现了中考命题的稳定性与探索性。
试卷整体的结构与以往一致,客观题部分仍然是由11道单项选择题组成,试题呈现方式仍然是由图片和材料两大部分构成,据材料信息判断事件或人物、归纳学习主题、由材料表明、可见这类设问仍然是主力设问方式。主观题部分仍然是由读图、材料分析、探究问题、政史综合四部分组成,每道题的设问数量和总体分值也维持不变,总体框架稳稳的。
试卷最大的变化仍然出现在29题探究问题的环节。从2015年“在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日趋现代化的今天,材料二认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仍然要吸取黄海海战失败的教训,你是否认同这一看法?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加以认证。(8分)”到2016年“在你概括出的‘冷战’爆发的原因中,你认为最主要的是哪个?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8分)”再到2017年“从材料表述的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10分)(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我们可以看出,这道题一直在变,虽然从材料呈现的多少和设问方式方面出现摇摆,但要求学生论证的总体要求未变,而且对学生的概括、归纳、表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出要走向历史小论文题型的一种趋势。
二、考查立意稳中有新,体现了人文学科价值引领的作用。
连续两年20、21题分别考查了爱国精神和英雄人物,连续两年的28题考查了国防建设,连续两年的30题考查了科学技术,这充分体现了命题人对时代热点话题的关注,体现了试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如13题以”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来考查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20题以《露营之歌》的歌词内容考查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什么时候?就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在要求中小学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时所提到的重大意义: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唱响主旋律的立意考查坚定又明确。
虽然考查立意明确稳定,但在新材料的呈现和新角度的挖掘方面又不断出新。如30题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材料给出苏联人民生活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巨大反差、苏共脱离群众、党群矛盾的恶化等在传统教材之外的观点,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查,还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增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意识。
三、总体难度稳中有降,体现了命题者对一线教学的关注。
由于连续几年历史试题对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高要求,使得学科的难度系数较低,也相应地增加了日常历史教学中的难度,出现了高中试题初中化的特点,部分脱离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叫苦不迭,影响了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河北中考试题(历史)从2016年开始难度就有所下降,2017年继续延续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选取更加贴近时代生活,更加符合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设问更加清晰明确,适当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覆盖面,减少了区分度较大的试题分值,减少了偏、难、怪的设问角度与方式,这将会使初中的历史教学进一步回归理性。
四、2018年备考小建议
1.依据考试大纲,全面落实基础知识,保证每一名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有获得感。
2.注重题型训练,形成针对不同设问的正确思维导向,强化对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
3.关注时政热点话题与历史知识的有机结合,注重核心价值观在历史知识上的体现,重点落在能力培养上,避免盲目猜押。
历史学习本身就是从过去的人与事中汲取智慧的过程,相信每一个石外学子也能从过去的一份份中考试题中汲取到经验,旗开得胜,马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