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二模试题 科目:化学答案:word版
  • 答案:含答案
  • " />

    上海站 中考网-上海站

    上海市松江区2013-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答案

    2014-05-06 16:31:02https://files.eduuu.com/ohr/2014/05/06/162318_53689bf627776.rar

     

             上海市松江区2013-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参 考 答 案

     

      备注:

     

      1.本卷答案每格1分(标明除外)。

     

      2.物质名称、仪器名称和概念名称有错(包括错别字)不得分。

     

      3.化学方程式有错不得分;配平、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有错整卷共扣1分。

     

      六、选择题(本大题含20题,每题1分,共20分)

     

      答案CDCADCDBCD

     

      答案CDADDCBBDA

     

      七.填空题(共21分)

     

      47.(1)消毒杀菌(2)吸附(3) 正极  (4) 2H2O 2H2↑+O2↑

     

      (5)bca ,(6) a

     

      (7)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或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重组)(合理给分)

     

      48.(8)在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合理给分)

     

      (9)升温         (10)  90           (11)   Ⅳ

     

      49.(12)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        (13)  a b

     

      (14)   ZnSO4      (15)  H2 SO4    (16) Ⅱ Ⅳ     (17)     12

     

      设H2 SO4 x mol

     

      20-16.75/65=0.05                         ---------1分

     

      Zn + H2 SO4 →ZnSO4+H2↑             -------1分

     

      1     1

     

      0.05 mol   x mol

     

      =    x = 0.05 mol   -----1分     0.0598/25=0.196(或19.6%)---1分

     

      八.简答题(共19分)

     

      50.(1)锥形瓶      (2)AH或CH,      (3)2H2O22H2O+O2↑

     

      (4)D         (5)CaCO3+2HCl→CaC12+H2O+CO2↑

     

      51.(6)Cu(OH)2,(7)NaOH,

     

      (8)(9)CuSO4和Na2 SO4、CuSO4和NaNO3、Cu(NO3)2和Na2 SO4、CuSO4和Cu(NO3)2(任1组即可)

     

      52.(10) 除去二氧化碳       (11)变红     (12)CO2 +Ca(OH)2→Ca CO3 ↓+ H2 O

     

      (13)在C和D之间加无水硫酸铜干燥装置,白色变蓝色(合理给分)(此空2分)

     

      (14)点燃或收集(合理即可)        (15)加可溶性钙盐(或钡盐),

     

      (16)酚酞                         (17)可溶性铜盐或铁盐(合理给分)

     

      (18)2NaOH+CuSO4→Cu(OH)2↓+Na2SO4(合理即可)

     

    st�&m-��k�r-fareast; mso-hansi-theme-font:major-fareast;mso-bidi-font-family:黑体'>  C.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碳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氮肥

     

     

      37.工业上通过SiO2+2CSi+2CO↑制取硅,该反应中

     

      A.一氧化碳作还原剂                B.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

     

      C.二氧化硅是氧化剂                D.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38.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CuSO45H2O  CuSO4 +5H2O

     

      C.3Fe+2O2Fe3O4            D.2Mg+CO22MgO + C

     

      39.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没有沉淀生成             B.一定有氧化物生成

     

      C.一定是放热反应               D.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40.“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H2O中含有1mol氢           B.1 mol小钢珠中约有6.021023个小钢珠

     

      C.C60的摩尔质量为720              D.1 mol O3中约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

     

      4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Ca(OH)2、NaNO3          B.NaCl、K2CO3、H2SO4

     

      C.HCl、BaCl2、CuSO4              D.KNO3、NaOH、Na2CO3

     

      42.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①CuCl2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43.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CO(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BNaOH(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C(CuO)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DNaCl(泥沙)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来源:学.科.网Z.X.X.K]

     

      44.现有NaOH、CuO、Na2CO3三种物质,分别与其他物质反应,都有同一物质X生成,则X的化学式可能是

     

      A.CO2  B.H2O

     

      C.NaCl  D.Na2SO4

     

      45.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A.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B.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46.取一定质量的氧化钙与碳酸钙的混合物,加入适量稀盐酸(含0.2 mol HCl),恰好完全反应。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是(     )

     

      A.大于0.1 molB.小于0.1 mol

     

      C.0.1 molD.0.05 mol

     

      七.填空题(共21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47.人类离不开水,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1)   ;家用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是因为它具有   (2)   性。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电源A端是   (3)   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图二是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反应过程的顺序是   (5)   ,其中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图示是   (6)   。(填写图示序号)此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7)           。

     

      图一图二

     

      48.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根据图示回答:

     

      ①P点的含义是       (8)        。

     

      ②在不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把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9)     。

     

      ③t2℃时40g a物质加入到60g水中不断搅拌,

     

      溶液质量为        (10)        g。

     

      ④将t1℃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11)   (填选项序号)。

     

      Ⅰ.a>b=c     Ⅱ.a=b>c     Ⅲ.a>b>c     Ⅳ.b > a >c

     

      49.根据下图四个化学实验,回答问题:(提示: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

     

      ①描述实验a中的实验现象  (12)        。

     

      ②要证明Cu、Zn、Ag的活动性顺序,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13)   (填实验序号)。

     

      ③在c实验后的剩余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14)   ,可能有的溶质是   (15)   ,为了确定可能有的溶质,可加入   (16)   (填选项序号)

     

      Ⅰ.氯化钡溶液    Ⅱ.氢氧化铜    Ⅲ.氢氧化钠溶液    Ⅳ.锌粒

     

      ④为了测定d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4次加入该稀硫酸,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2516.75

     

      第2次2513.5

     

      第3次25m

     

      第4次2512.0

     

      试回答下列问题:

     

      Ⅰ.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17)    ;

     

      Ⅱ.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八、简答题(共19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

     

      50.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本题的所有夹持仪器均已省略)

     

      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     (1)      。

     

      ②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2)    (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的发生装置是    (4)    。(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

     

      51.由一种可溶性碱和两种可溶性盐组成的固体混合物A,为探究其组成,取适量混合物A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推断:

     

      ①蓝色沉淀是     (6)     。

     

      ②原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一种物质是        (7)         ;另外两种物质可能是        (8)        和        (9)        。

     

      52.验证某混合气体含有CO和H2,并除去含有的少量CO2杂质。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10)             ,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观察到C中黑色氧化铜变     (11)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

     

      ②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定混合气体含有H2,他改进实验后证明了混合气体中含有H2。请写出乙同学的实验改进方法和现象                 (13)           。从环境保护角度,该实验中最后导出的尾气处理方法是        (14)                。

     

      ③丙同学对A装置反应后的溶液成分进行验证,请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处:

     

      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Ⅰ.取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    (15)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Na2CO3

     

      Ⅱ.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后,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16)   溶液。溶液呈红色溶液中含NaOH

     

      若将Ⅱ中加入的溶液换成     (17)     (写化学式),也可得出Ⅱ中相同的结论。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专题 更多
    进入热点专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