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学2014年自招报名开始 3月8日举行科学素养测试
根据市教委的部署,2014年上海市上海中学继续实施“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以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创新素养、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学生。
上海中学2014年推优生与自主招生对象的总体要求:品行端正,热爱科学,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强,心理素质好,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优秀。
具体要求(符合下列类型之一者均可):
1、各科均衡发展,学习成绩名列学校前茅,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理科学习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各科均衡发展,学习成绩优秀,在数、理、化、信息等学科与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有特长和良好潜质。
学校希望符合条件的、有意报考上海中学的推优生和自荐生的上海市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尽快与上海中学学生处取得联系。
学校也欢迎学科综合素养优秀、具有艺术特长的初中应届优秀毕业生报考。
即日起,符合条件的、有意报考上海中学的上海市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请先登陆上海中学本部招生系统,点击左侧上方的“网上报名”进行注册登记(入口),并将“初三毕业生联系表.doc”、获奖证书复印件等有关材料,邮寄给上海中学学生处。网上报名登记与材料递交截至日期均为3月1日(投递材料以当日邮戳为准)。网上报名登记与递交材料截止后,学校将通知入围的同学参加3月8日在上中举行的“科学素养测试”。
(注:之前已递交材料的学生勿需再投递,但需检查自己是否进行了网上报名登记;已进行网上报名登记的,请检查所需填写的内容是否有漏填的情况,及时补全信息。)
邮寄地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989号上海中学学生处
邮政编码:200231
联系电话:64554819
2014年上海中学推优及自主招生报名入口
2014年上海中学招生简讯
学校注重以点带面,探索以“聚焦志趣、激发潜能”为突破口的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新路。在点上,设置数学实验班、科技实验班(设置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医学、生命科学等五个专门方向供选学)、工程实验班(设置工程——机器人/土木/建筑、通讯、海洋、能源、环境等五个专门方向供选学)。在面上,面向通识班学生设置节能汽车、人体医学、金融、法学、软件工程、微电影、主持与演讲等多个实验组。
学校自主招生、推优生报名与录取,纳入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招生程序。2014年应届学生入校后,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潜能与自主选择,分别进入实验班与通识班学习。实验班以自主招生、推优生中的学生为主体,特别是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工程学(含机器人)等领域有兴趣与潜能的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
学校“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的主要培育特色与主要成绩有:
●注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构建。与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实质性合作,推进不同志趣、不同优势潜能领域的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有200多位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包括院士、“千人计划”与“973项目”专家等)来校为学生上专门课程与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学生对感兴趣领域的学习、探究有了更为专业的指导、引领。
●实验班的课程设置实行基础课程、专门课程、探究课程三位一体。基础课程提供1—3门双语授课的课程,专门课程与探究课程以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为主进行授课、指导,内容相当或略高于国外大学预科水平。
据学校对三届已毕业实验班学生的调研,有超过90%的学生在校选学的专门课程、探究课题与其升入大学选学的专业匹配。实验班的课程设置,促进了学生基于理性的阶段最佳发展取向选择。
●学校配备大量的现代实验仪器与教学设备,能提供30个左右的科技、工程、艺术、技能等方面的现代化数字实验室供教育教学使用。科技实验班、工程实验班学生人手一台手提电脑,大力推进学生的科学实验、课题研究与动手实践,积极开展在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探究与创新。
学校领先的数字化环境,促进了学生基于感兴趣领域的专门课程学习与数字技术的统整,激发了学生无限探究情怀与创新意识,在上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高等第奖,并有学生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
●实验班学生除选学的专门课程外,还可以选学面向通识班开设的500多门发展型科目;通识班学生不仅可以从学校课程图谱提供的500多门发展型科目中选学感兴趣的科目,而且可以申请进入创新实验组学习专门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兴趣激活、潜能开发与各方面素养的提升。
学生收获的,远不只是100%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进入“211工程高校”超过90%,进入“985工程高校”与香港高校达80%;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基于一定领域的创新思维与人格的提升,奠定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采用大小班制、走班制、导师制等多元教学组织方式,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志趣爱好与优势潜能的开发提供更大的空间与宽广的舞台。
这是一个好平台,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兴趣与优秀潜质。
这是一个高起点,促进学生以开阔的视野逐步认识专业志向。
这是一个新突破,激发学生用良好的创新素养迎接未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