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仅3成学生户外运动 肥胖率明显上升
上海中考网2月8日:近日,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发布《小学生身体形态、运动能力和生活习惯的调查研究》显示,上海小学生在运动三要素——时间、空间、伙伴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由于户外运动不足,强度减弱,小学生的身体机能也随之下降,肥胖率增加。
这项调查由同济大学体育部刘红和上海海洋大学体育部孔庆涛两位研究人员以上海市杨浦区某小学一至五年级5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仪器测试、数据统计等对学生身体形态、运动能力进行测评,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游戏状况以及它们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运动时间被学习占用
调查显示,身体形态方面,上海小学男女生肥胖率均高于日本小学生。上海小学生从二年级起,男女生肥胖率均明显增长。
生活习惯方面,上海小学生80%以上有吃早餐习惯,各年级小学生均有吃零食习惯,零食摄取主要是膨化食品、巧克力、冰淇淋等高热量食品。零食摄取时间值得特别关注,大多数小学生都有在放学路上和晚饭前吃零食的习惯。零食摄入离晚饭较近,又缺乏运动,容易造成热量过剩,导致肥胖。调查人员建议,这段时间,家长应让孩子多吃水果、坚果为宜,既能充饥补充能量,又可控制能量过度摄入。
起床时间各学年学生基本都在早上7点左右,而就寝时间随学年升高时间逐渐向后推移。总体上,小学生睡眠时间基本能达到9个小时左右。
调查人员认为,运动习惯对身体机能有一定影响。对于“喜不喜欢运动”这一问题,回答喜欢的学生占90%以上;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有运动时间”。调查人员发现,小学生普遍作业较多,为了能保证睡眠时间,放学后就开始补习功课或写作业,虽然睡眠时间基本得到保证,但游戏运动的时间却被学习占用了。
团队游戏明显缺乏
从体力测试结果看,上海小学生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素质好于日本小学生,而投掷、20米往返跑明显低于日本小学生。调查人员认为,这和学生日常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频率有密切关系。
由于大城市空间过分拥挤,小学的运动场地普遍较小,楼层较高,不方便学生下楼活动,这也是学生体力下降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对于耐力项目影响更大。对“课间的时间是怎样度过的”这一问题,低学年学生在运动场玩耍的较多,而高学年学生在教室聊天、学习的较多。
对四五年级小学生关于课后游戏的调查显示,放学后在户外游戏的学生只占三分之一,且游戏项目多是强度较弱的踢毽子、跳绳、骑自行车等。调查人员认为,球类游戏可以增加孩子的跑动,对协调能力、力量、心肺功能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但这类对投掷和耐力有明显提升作用的团队游戏项目,在问卷中学生没有提到。
运动不足影响身体机能
调查人员分析认为,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家用小汽车和自动化电器日益普及,人们的身体活动较过去有了大幅度减少。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课余时间更多是在家里看电视或玩电玩,到户外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机会越来越少。此外,由于“学历社会”和“独生子女”的原因,使得青少年升学压力过大,缺少玩伴,运动不足,这些都成为影响孩子体质健康的不良因素。户外运动不足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对此,他们建议,为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和保持一定的运动能力,日常户外玩耍非常必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