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初三期末质量调研_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阅读(87分)
文言文阅读(共3S分)
考生注意: 1、请从下列A、B两组中选择一组,完成1一→题。 2、7一-10题为考生共做试题。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 15分)
1、(1) ________,挑花流水鲸鱼肥。
(2)伤心秦汉经行处, (3)稻花香里说丰年,
(4)问今是何世, ------------~,元论魏晋。
(5)~黄生借书说》中,作者先提出 "的观点,然后用藏书 者的事例加以证明。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
(三)阅读下文,完成ι-6题。(7分)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 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 之,客胜予十三子。予郝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誓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 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元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
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4、本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清朝的学者(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初三语文1 (共6页)
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6、作者由自己一次下棋的经历,联想到"今之学者",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两者的共同之处。 (3分)
B组(供使用新教材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 15分)
1、( 1 )夕阳西下,
(2)纸上得来终觉浅,
(3)____,思而不学则殆。
(4)____,此日中流自在行。
(5){醉翁亭记》中描写山中春天之景的句子是0)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2、而求其理之所安( )
3、有亭翼然i陷于泉上者( )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岳阳楼记(节选)
磋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o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钦!暗!微斯人.吾谁与归?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0 (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嗦!微斯人,吾谁与归?
6、这段议论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 度。(用文中的话回答) (3分)
以下为全体考生必做题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12分)
富翁选自《聊斋志异》
富翁某,商贾①多贷其货②o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问之,亦假③本④者。翁诺之。至 家,适几卜有钱数十,少年即以手叠钱,高下堆垒之。翁谢去,竟不与货。或问故,翁曰: "此人必善博⑤,非端人⑥也。所熟之技,不觉形于手足矣。"访之果然。 ①商贾,商人。②货,钱财。③假,借贷。④本,指本钱。⑤善博,善于赌博。⑥端人,正
经人。
初三语文2 (共6页)
7、解释下列词语。(4分)
( 1 )从: (2)形: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适几上有钱数十。
认为什么富翁最终决定不借钱给少年? (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10、文中哪一句话表明富翁的判断是正确的? (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4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一-14题。( 19分)
堵塞不如开导 ①一切事物都有各不相同的种种特征,同时,一切事物又必定有它们的共同性。不停的 运动应该算是一切事物的共同性之一o
②因为一切事物都有不俘的运动的力量,所以人们对待各种运动的力量采取什么态度, 则是决定人们的所作所为成功或失败、正确或错误的一个根本问题。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也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相 反对的。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一种是积极开导使之顺利发展。前者是错误的, 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④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和经验教训非常多。最古的最著名的是鲸和禹治水的传说。 ⑤关于筋、的传说,在许多古籍记载中颇不一致。《山海经》的《海内经》说鲸是天神, 不忍见人间饱受洪水的灾害,偷了天上的"息壤"到人间来治水。天帝震怒把他杀了。但是, 《尚书~ {尧典》记载了另一情况,就是说,尧派鲸去治水,鲸用堵塞的方法,以致洪水越 闹越大,人民不满。后来舜把他作为四凶之一,杀死在羽山。《吕氏春秋》和《韩非子》等 书记载这个传说,与《尚书》的记载基本上相同,应该认定这是流行比较广的传说。 ⑥我们且不去考证我国原始社会时代是否有尧、舜和鲸等人的存在,只从这个传说来看, 那末,很显然可以断定鲸的治水方法是错误的,他完全违背了洪水奔流的自然规律,其结果 只能是失败。
初三语文3 (共6页)
⑦与此相反,禹的治水方法就比筋、高明得多了。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是非常了不起的伟大 事迹,这里面包含着很重要的道理,不可仅仅作为等闲的神话传说来看待它。 ⑧据古书记载,禹是鱼系的儿子,舜杀了他的父亲,又叫他去治水,他却没有怨言,而以 拯救天下人为己任。可见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风格也很高。禹鉴于他的父亲失败的教训, 决心改变他的父亲的做法,不用堵塞而用开导的方法,使洪水畅流入海。这个方法符合于自 然的规律,结果当然就胜利了。
⑨我们并非盲目相信古代传说。我们知道,禹治水的时代乃是新石器的时代,以原始的 最低的生产力,决难治服滔天的洪水,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关于当时洪水的传说,决不 是没有根据的。同样,大禹治水的传说也不能认为毫无根据。孟子还特别具体地说"禹疏 九河,渝济、漂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泪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这些记 载岂可一概抹杀?我们如果从这一个传说中,能够领会一些古人的经验教训,岂不是更好
吗?
11、本文的论点是: __________ (3分)
12、本文①②③段用"讲道理"的方法来证明论点。试各用一句话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连 起来表达作者的说理过程。(9分)
( 1 )第①段的主要意思是
(2)第②段的主要意思是 (3)第③段的主要意思是
13、本文使用的事实论据是(3分) 14、本文用"传说"来证明论点,你认为合适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30分)
阅读老束蒋丽萍 ①窗外,几盆草花,开得红是红,白是白的,有些清秀,更有一些小小的热闹O ②窗下,桌上,一杯清茶。我开始看束纫秋先生赠我的大作《长话短说》和《做晚报的 一只眼睛》。
初三语文4 (共6页)
③我是1981年底,新民晚报复刊前夕考进去当记者的。一干八年,当时的总编辑就是 柬纫秋先生一一上上下下都叫他老束o
④老束一头华发,高个,说话温和,带点丹阳口音。中午休息的时候,常看见他走进各 个办公室,拉一把椅子坐下,就开始跟记者编辑聊天。
⑤老束平易和蔼,没有什么架子。我们这些后生小辈对报社工作有什么意见,看见老束 都是直说无妨的。常常在食堂饭桌上,刚刚签完大样的老束方才坐下,我就开始对着老束提 意见,东也不对,西也不行的。老束只是一边吃饭,一边点头。现在想想,我这样还让不让 人好好吃饭?老束面上不发火,心里是怎么想的,不知道。后来,我要调离晚报到作协去当 专业作家,老束居然跑到我在杨浦区的陋室,爬上六层楼,劝我留在晚报。我这才知道老束 心里的确是欢迎我这样直言不讳提意见的。
⑥那个时候,除了处理报社各种事务,老束还坚持在报上开专栏,经常用的笔名有"言 微"、"荆中棘"等。看得出,老束为人和为文的理想就是:尽管人微言轻,可是作为报人, 还是要稍稍有些棱角,有些棘刺。这两本书,就是老束发表在新民晚报上的文章的集锦。 ⑦老束很赞成赵超构先生关于新民晚报的定位:它是一只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报春燕子。 在《做晚报的→只眼睛》一文中,老束这样写道: "中国的晚报较多是小型的,生活性强的, 力求能飞人寻常百姓家的。那就决定它应该是以家燕的神态,能呢喃细语地和居住主人共话 家常,闲讲事理,从而达到交流思想、沟通认识的境地。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那你的眼神就 必须亲切明亮,即孟子所谓‘眸子瞟然,;而语言又是柔和通俗的,即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 手'的意思。" ⑧这段话,可以看作是老束的夫子自道一一书中文章所遵循的,就是这些原则。由于这 样的定位,老束的文章大都说的是凡人小事,态度也是简易通俗,与人为善的0年轻的时候 往往觉得老束有的时候太保守。现在再读老束的文章,体会到他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恒心 和韧劲,再看眼下传mei (包括网络)中的无聊之风和暴庚之气,就更有如沐春风之感了。 书的扉页上有老束的近照,看起来,只是头发比八十年代更白了些,其他改变并不大。老 束是1939年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而他的事业的黄金时代,却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2 年新民晚报复刊的时候,时任总编辑的老束已经63岁,却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将新民晚 报恢复壮大到中国发行量第二的日报。
⑨至今,我还记得在九江路临时社址度过的日子。每到午后,编辑部走廊上贴上刚刚 从机器里印出的样报,谁都可以在当天的报纸上写眉批。我们这些年轻人说好说坏都是直抒 胸臆的。有一次,我和当时政法部的几个女记者,觉得我们的稿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便
初三语文5 (共6页)
自己为自己的文章画上红圈,标上"好稿"!冯英子、吴崇文、沈毓刚、梁维栋、李仲原、张 林岚、张之江等老先生们有意见,有议论,也照写不误。争论是家常便饭。有的时候,争得 厉害了,上阵的太多,眉批成了"连衫裙",从上面一直拖到下面,从东西拉到了西面,笔迹 有黑的有蓝的,也有红的,煞是闹猛!老束和老将(赵超构)有时也参加,更多的时候,他 们是悉心关心着这些议论,衷心欢喜这样的民主气氛和报社上下的主人翁态度,决没有故作 矜持和冷漠,更没有反感。
⑩看到老束在晚报发表的文章结集出版,便想到老束在晚报的光景。拉拉杂杂写下, 是回忆,是纪念,亦是一种追寻。
15、根据第⑧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传mei ( ) (2分)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的含义(8分)
( 1 ) (2)
17、文章表现了老束衷心欢迎报社的同仁对报纸和报社的工作提意见,试概括作者叙述的两 个事例。(8分)
( 1 )
(2)
18、在本文的结尾,作者说自己写这篇文章"是回忆,是纪念,亦是一种追寻"。阅读本文 之后,请说说她"追寻"的是什么。(4分)
19、文章开头写窗外的草花和窗下的清茶,与老束的为人和为文有什么联系?简要谈谈你的 理解( 80字)0 (8分)
第二部分你文( 63分)
20.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片尾曲有这样一句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其实不 仅是唐僧取经,大至国家,小至个人,都需要经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开辟出一条通往成功 的坦途O
请以唱就在脚下"为题,写一篇刷字左右的文章。
初三语文6 (共6页)
--------------------------------------------------------------------------------
今日奥数网推荐:上海各中学在家长心中的排名讨论
今日英语网推荐:历年四星口语考试Free Talk试题搜集
今日社区推荐:想知道希望杯是如何阅卷评分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