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封信后的思考
我理解初辰转载这篇文章的本意是让家长和孩子多沟通,这点我非常赞同。如果大家看了这封信,就简单以为文章中的爸爸多么坏多么没有人性,而女儿是多么好多么懂事多么乖,那就是误解了。
我也是一位初中生的妈妈,我很清楚孩子们的心理。孩子们在这段时间多少都有些中二病,总以为大人们(包括老师和家长)在迫害自己,压抑自己的青春,扭曲自 己的个性,毁灭自己的灵性和人格,总以为他们是最寂寞的最无人理解但其实是最优秀最高尚的,所以他们在这种情怀下写出的东西,其实很多是夸张,很多是不真 实的,因为他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父母,所以,他们是痛苦的,可是很多的痛苦来自于他们的有色眼镜。
我为什么知道这个?因为我的儿子刚刚从这个阶段走出来。我们讨论过很多次,他的朋友们也都是这样的感觉。当时真是痛苦万分,觉得学校就是战场,家里就是墓 场(这是我儿子的原话)。而现在,儿子很开朗,回想他当初的悲情岁月,他都觉得好笑。而且,当初不是我不和他交流,而是他不愿意和我交流,但是他却觉得是 我关闭了大门。
看了这封信,我感觉文中的父亲也许是严厉的,但是肯定孩子是相当地夸大了严厉的程度。所以,我赞成孩子去和父亲沟通,她一定会发现,她想得有点多了,她自己夸大了很多东西,那时她就不会这么埋怨她爸爸了。
这孩子自己确实不怎么自觉学习,却不停地给自己找借口,认为都是父亲的错,谁让父亲老是那么看不惯她。典型的就是推卸责任的心理,自己的不成功,让家长来买单。如果我有机会和这个孩子谈一谈,我一定要一针见血地指出她这个自欺欺人的说法。
父亲做法不是最正确的,但绝对不是孩子不努力的借口。这个女孩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悲情世界里,什么生不起死不起的,完全是不成熟的表现。如果大家还觉得这孩子对,那真是害了这个孩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