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站 中考网-南京站

2017年南京中考历史:“一带一路”考点预测

2017-05-31 17:52:05中考网编辑

  历史相关考点链接

  ①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丝织业发展;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

  ②两汉路线:

  陆路为主: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由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罗马);使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海路: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联系。

  ③唐:海陆并举

  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到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可到波斯湾

  陆路:从长安向东可到朝鲜,从长安向西可到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非。

  ④两宋:陆路受阻,海路为主。

  ⑤明朝郑和下西洋

  (1)目的:a、宣扬国威,宣传明王朝的强盛。b、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c、为宫廷购回奢侈品,即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概况: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特点:a、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b、不是发展海外贸易,采取的事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

  (4)历史意义:

  a、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b、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