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声》全解
《音乐之声》全解-初中九年级语文
整体把握
《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其剧情梗概是: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喜爱歌唱的姑娘玛丽亚,由修道院院长派去给海军上校冯·特拉普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特拉普上校失去了妻子,他像统领军队一样严格死板地管理孩子们,使孩子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玛丽亚来了以后,给孩子带来温暖,带来欢乐,带来歌声,受到孩子们的爱戴,也改变了上校的沉闷心境。玛丽亚与上校结婚,全家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德国军方胁迫上校接受任命,为他们服务。上校一家在音乐会上演唱歌曲,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激起全场人们的爱国之情。在音乐会尚未散场之际,全家摆脱了监视,开车驶往国外,逃离了德国军方的魔爪。影片生动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快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写少女玛丽亚当了见习修女后仍不改她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课、例行庄重的宗教礼仪时,跑到野外放声歌唱、忘情游玩,后来猛然想起此时应做日常功课,于是匆忙赶回修道院。而在同时,修道院里正乱作一团,嬷嬷们在到处寻找玛丽亚,院长就玛丽亚当修女的资格问题征询意见,众嬷嬷议论纷纷,她们都十分喜爱玛丽亚,但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当玛丽亚回到了修道院时,众嬷嬷结束了对玛丽亚的议论。课文篇幅不长,情节也很简单,却十分生动和相当完整地刻画了玛丽亚的性格,完成了剧本开篇对女主人公的介绍,为剧情的展开做了充实的铺垫。继课文的节选部分之后的剧情是:修道院院长介绍玛丽亚给冯·特拉普上校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她离开修道院,开始新的生活。
课文分为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在第一个场景中,以富有奥地利特色的地方风光的描写起始,由远而近,层次渐进,向人们展现了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漫山遍野的挺拔的松树,声声啼唱的云雀,高高山巅上尚未化尽的斑斑点点的残雪,阵阵呼啸的山风,乐声回响的旷野;山麓下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鳞次栉比的房屋,座落在绿树浓阴中的庄严肃穆的修道院,以及山坡上的草地、小树林和小溪。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致中,让主人公渐次“亮相”:推出玛丽亚活跃的身影,响起玛丽亚动人的歌声,呈现玛丽亚细部的动作、表情。使人们在剧本中初识女主人公玛丽亚,就感受到她生动鲜明的形象。
在这一场景中,开头的环境描写,作为主人公出现和活动的背景,与玛丽亚的纵情歌唱相映衬,情景交融,有力地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玛丽亚的歌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不仅表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而且展露了她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内在地揭示了她活泼自由的天性;玛丽亚“远眺群山,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俯身拾起一块石子丢入溪水中,溪水激起了涟漪。她又向前走去,一面放声歌唱。忽然,她猛省过来,用手一拍自己的额头,急忙拔腿就跑,没跑上几步,又转身奔回捡起地上的外衣,发出一声惊呼:‘哦!’急速地跑下山来”,这两段动作性、跳跃性极强的描写,则表现了她活泼自由的性格。
第二个场景,着重以院长和众嬷嬷的对话与对唱,道出她们眼中的玛丽亚的形象,并简练地描写了玛丽亚回到修道院时的情景,使人更深入、更真切地感受到玛丽亚的个性。院长与众嬷嬷在议论中历数玛丽亚种种异乎寻常的举动:她缺席每日必做的功课;她喜欢牲口;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她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她上教堂不准时,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就是吃饭挺准时;她爱唠叨,叫人难捉摸;她总是坐不住,听不进别人的话。这一切,使人感到她是那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嬷嬷们都十分喜爱她,是因为她纯真快乐的天性,她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是她给循规蹈矩、死气沉沉的修道院带来生气,总叫嬷嬷们“笑哈哈”;她们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则是因为她不同寻常的举止和个性,与修道院的环境和教规形成强烈的反差,极不协调。课文临近结尾,描写玛丽亚突然闯进来时的一连串匆忙、快捷的动作,以及在众修女注视下她的举止变化,虽然短短数语,却是颇能显示玛丽亚个性的生动文笔。
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玛丽亚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