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99%的爱与1%的匠心
在不长的“执教生涯”中,我曾接触到一些家长朋友。
家长A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与我客套几句,然后问我:“王老师啊,这三个星期学下来孩子能考到120以上了吧?”她的孩子即将升入高三,数学基础弱, 平时都只能考80分左右。我便耐心的讲解,我们的课程定位是高考前的“第零轮复习”,目的是帮助孩子热身,让孩子能在学校一轮复习中吸收更好、进步更快。 但是家长听了,仅是眉头一蹙,匆匆赶着表情无奈的女儿离开,一边走一边呵斥“败家的东西”。
家长B是我们地方机关的小领导。小领导头发是油油的,肚子是鼓鼓的。饭局上他端起酒杯,满是雾气的眼镜片,仿佛是他也曾作为一名知识青年的最后的证 据。小领导不停的跟我说,家里兄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来往的也都非富即贵,来年儿子不考个一本二本的,摆酒席都觉得脸上无光。他们家小子也不吃饭,只顾着 低头玩手机,听的烦了也偶尔嘟囔几句,“面子,面子,你就剩面子”。
家长C是一个焦虑的妈妈。她可能是班上最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因为她隔三差五的就会拨电话给我,咨询小孩的学习情况。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家长都会这么主 动的联系课外辅导老师。咨询意味着信任。我会很耐心的为她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单方面的听这位妈妈倒苦水。每天把所有的精力投在小孩身 上,但是只要多问一句“昨天数学卷子全弄懂了吗”,换来的可能就是“你烦不烦啊”;连晚上送一杯热牛奶都得担惊受怕,生怕惹得宝贝不高兴。
家家有本难念的教育经。孩子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可以说什么都还不懂,也可以说什么都懂了。因为他们很敏感。爸爸妈妈是不是真的关心自己学习,他们能 够感受到。如果你是只关心面子的小领导,孩子没有逆反心理才会奇怪。然而“小领导”式的家长不在少数,开家长会的时候,你看到他们姗姗来迟;会没开完,你 又看到他们不经意的卷起随材,款款踱步而去。
试问这样的家长,又如何能与孩子好好的沟通呢?不管是多么叛逆、任性、不驯的孩子,在他成长到18岁离开家门之前,父母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我相信每一 个孩子,都值得他的“全部”用全部的爱去关注自己的成长。所以在埋怨无法打开孩子心扉的时候,请先问自己第一个问题:我关注孩子的分数,是关心孩子的成 长,还是只是关心“分数”?甚至是在关心自己的“面子”?
接着,我们还要问自己第二个问题:我盼望我的孩子进步,我有没有科学的看待他的进步?
进步不是一种结果,进步是一个过程。家长A就是无视科学的典型。她只希望得到我一句“没有保证的保证”。我对自己的课堂很有信心,一定可以帮孩子提高 分数。但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你想搞大跃进,科学规律不允许。这让我想到学而思的课程设置:寒+春,暑+秋。凡是仔细看过我们教材的人应该明白:寒暑是 预习,浅显有趣;春秋是复习,高手进阶。学而思是培优的学校,这样的设计合理且必须。但是少数爸爸妈妈不相信老师的介绍,只报春秋不报寒暑,最后孩子们都 反映跟不上课堂,学的吃力。这只是一个小例子。走出学而思的课堂,孩子在任何阶段的进步都是一个科学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耐心和爱心慢慢引导。
最后我们还得问自己第三个问题:有没有因为自己投入了100%的爱,反而给孩子带去困扰?
这就是C妈烦恼的源头。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都是10几岁走过来的人,那时候,看爸爸就是顽固的糟老头,看妈妈就是啰嗦的欧巴桑。青春期之力势不可 挡。做老爸老妈的,与其不停叮嘱,不如故作洒脱,实则远观大局。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每秒都贴在身边,怕他饿怕他冷,不光会惹得孩子反 感,最终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此前一直在说,我们要用全部的爱来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学习,这属于“爱的加法”。当父母的爱加到100%的时候,不妨作一作“爱的减法”,减去1%的爱,取而代之的是1%的小心思、小方法。我也把它叫做1%的“匠心”。
教育=99%的爱+1%的匠心。看懂这个公式,相信家长朋友们一定能与孩子们相处的更融洽更亲密!
相关推荐:三大复习经验,帮你轻松度过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