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站 中考网-济南站

济钢名师有哪些?晒给你看

2011-10-11 18:46:35济钢高中

  最近几年,济钢高中如一匹黑马般崛起,在济南市高中排名从不高不低的一类二类高中徘徊区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类高中,甚至有的家长为此放弃了实验高中的橄榄枝,是什么让这个学校异军突起?小编了解到,原来,近几年,通过济钢高中上下一心地不断努力打造出了一支“梦之队”

  熟悉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当教师难,当班主任更难,当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更是难上加难。但济钢高中的老师们却认为,当教师不当班主任,就不算真正当过教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学校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用自己的工作实践做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我怀着一种敬仰、一份佩服、一份好奇,与济钢高级中学的班主任———这群被学生尊称为“老班”的人作了零距离的接触。

  学生是一部生命杰作值得我去耐心阅读

  程志强,一位被同学尊称为“大哥”的班主任。如果说勤勉是一种财富,那么程志强就是富有的人。无论严冬还是酷暑,他的身影总是早早出现在校园里。他那爽朗的笑声,将无限的和谐在师生间传递;他那满腔的热情,足以填平师生间任何无形的沟壑。在他的眼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件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他用诗意的手法精雕细琢。他不像在教书,更像在进行艺术创作。在打造自己作品的同时,也重塑了一个全新的自我。钢中的学生们因他而快乐欣慰,他因他的弟子们而自豪充盈。“我们的孩子能够在高中阶段这个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候遇上程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是孩子们的福分,也是当家长的幸运。我们知道,一位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要业务精湛、知识渊博,而且更要有高尚的人格。程老师正是这样的一位优秀教师。近两年来,他做得太多事情让学生们感动,让家长感动。去年暑假,程老师本来可以回老家休息,看望父母,但他牺牲了休息时间,冒着酷暑骑着自行车走遍了偌大的济南市逐家家访,早晨七点多离校,傍晚才回到学校。当看到程老师满头大汗走进家门时,让我们说什么呢……”这是程老师班里的十几位家长联名给学校领导写的一封感谢信。

  是的,在程老师的假期里,在家访几乎消失的今天,程老师“不是在家访,就是走在家访的路上”,他用自己坚实的脚步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奏响了一曲园丁之歌。

  班主任是领头羊不是牧羊人

  吴兆继,一位有着20多年班主任经历的老教师,他常说,做班主任就是面对着一片海,可大可小,可深可浅;但在这里赶海,定能收获几朵浪花,几串彩贝,几行足印。他又说,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他给孩子们送去片片挚爱,用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践行着自己的教学理念。

  吴老师有个习惯,只要他当班主任,在每个假期结束后,开学的前一天,他总是把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叫到学校,手拿抹布,来到教室,先把教室门窗课椅擦拭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然后在黑板上用彩笔写下“欢迎同学们回家!”同学们一到教室,无不感到心里暖洋洋的。高三同学学习紧张,为了缓解情绪,放松身心,锻炼体质,在高考前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每逢晚自习大课间,他都要带领男同学到操场跑四圈,女同学跑三圈,再与男同学一起做30个俯卧撑。他就像一个大班长,把自己的班级调理得像一个温暖的家。为增进班集体的凝聚力,他自己出钱购买域名和空间,发动有电脑特长的同学,为自己的班制作了网站。平时,把班级活动的文字图片全都贴到网站上去,假期里让同学们把各自喜爱的图片、博客也传到网站上;临近毕业,就让同学们把给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赠言写到网站上。在吴老师身上,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翻天覆地的经历,但认真成了他的习惯,快乐成了他的天性,他把工作变成了快乐的享受。

  我要把自己的爱心放进学生的手心

  张振春,二十多年如一日,他总能把课堂当成自己快乐的源泉,把班主任工作看做是“与学生真诚对话,师生共同成长”。他对学生倾注满腔热情,随时随地,总能看到他与学生倾心交谈或细心辅导的身影。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执著,一路坎坷、一路收获,用汗水一次次磨炼,一次次提升,赢得了许多鲜花和掌声。

  他总说,班主任应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要望闻问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就没有感悟,就没有情感。他走进学生中间,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让同学们尊重他,喜欢他,支持他……

  济钢高中是寄宿制学校,每当接一个新班,尤其是军训的时候,孩子们不适应,想家。他就常常到宿舍里陪他们聊天,还把自己买来的水果分给每一个同学,让同学们产生一种亲切的依赖感。利用午饭后的一段时间和学生一起沟通思想,了解情况。利用课外活动和学生谈心、沟通、交流。学生病了,他及时给予关怀,甚至陪他们在医院直到半夜;学生之间闹矛盾了,他会静下心来了解情况,把事情教给学生自己处理。长时间的班主任工作,他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感受:感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同学的情谊,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学习的快乐,分享友情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成长:不停地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共同成长。

  教师的赏识是学生进步的第一动力

  秦兆清,脸上永远洋溢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对待工作总是那么精力充沛,精神十足。生活的负担从没有动摇他坚定的工作激情,工作上的劳顿从没有减缓他奋进的脚步,他重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不苛求留下太多的精彩;他全力以赴地投入每一项工作,绝不给自己和别人留下遗憾。他给钢中带来了精神,也为自己诠释了一种别样的人生。秦老师被同行们戏称为“问题学生”矫正专家,在他眼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问题学生,才能走进他们封闭的心灵天地,做好转化他们的工作。

  每当秦老师接手班主任工作,他总能盯上几个“问题学生”。有这样一名学生,他虽聪明,但听课不专注,学习不深入,纪律观念差,看杂书,酷爱写网络小说,自信心和自尊心很强,理想是进入复旦大学深造,将来能成为一名作家。然而学业成绩不好,他的理想与现状发生了冲突。为了帮他实现自己的理想,秦老师为他量身定做了矫正方案。首先,与该同学心理沟通,摆事实讲道理,让他明白自己的处境,优势和不足,特别是帮助他认清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他自己制订实现理想的步骤与措施。接着,约见家长,与家长互相配合,创设教育学生的最佳氛围。当他违纪时,特意让他找找受挫的感觉,使其能产生心理的震撼,真正地反省自己行为的得失。平时,大目标小步走,使其不断增强改变自我的内驱力。秦老师对该同学采取了“人盯人”战术,包括定期查其学习笔记,每天写各科的学习心得。记学习笔记习惯逐渐养成后,又不定期地对其检查督促。在“矫正”过程中,秦老师更注意教给他学习方法,并根据学业成绩和综合考评,帮助他绘制了“个人成长曲线图”,让他既能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反复,又看到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秦老师和该同学的共同努力,毕业时,这位同学终于成功登上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大台阶,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无声的行动永远胜过空洞的说教

  刘青春,他总说,在他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有幸担任了九年班主任。他做班主任工作,总能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做生活指导教师他能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教给他们知识,更教会他们如何笑看人生荣辱。他是一位默默的耕耘者,为学校创造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倾己所能。

  他在担任高一班主任时,开学不到一个月,发现班里有些男生上课无精打采,哈欠连天,老打瞌睡。课后他便找他们舍长谈话,谈话中了解到,同学们刚刚离开家住校,很新鲜,很兴奋,因此晚休时间就成了拉呱时间,并且说起来刹不住,一拉就是大半夜,第二天不愿起床,上课害困。他在班里讲了几次作用不大,经常反复,后来,他索性就搬着铺盖卷住进了学生宿舍,和学生一起入睡,一起起床,一起洗漱,一起干值日。他叠的被子始终是宿舍里最好的。他和学生约定,卧谈会到熄灯为止,一熄灯,谁也不能说话。班主任陪住,立竿见影,他们班的休息纪律、内务整理成了全校的标杆。班级得到了荣誉,学生获得了信心,而他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支持。

  比爱更深的是理解比理解更深的是奉献

  王文涛,济钢高中历史教师。他坚信:师道的尊严绝对不是言语的高高在上,只有与学生坦诚相见,才能赢得真正的理解和尊重。他担任被别人认为最难调教的高三艺术班班主任。他认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这一段时间很困惑,因为我喜欢上了一个女生,在放手去追求与把这份感觉保留在心中徘徊。摸着良心问自己,我确实动了真情,确实喜欢她,很自然地,脑袋开始胡思乱想……”显然,这是一种情感困惑,读到这样一段周记,他并没有如临大敌,把学生的早恋倾向看作洪水猛兽。他思索再三,亲笔给这位男生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王老师在信中,首先肯定对方在成长过程中产生这种情感是正常的,然后告诉对方早恋的危害和学习的重要性,劝其先把爱情之火熄灭,把爱的种子珍藏在心底,把精力用在自己的学业和个性的完善上。那位男生读了王老师的信,心悦诚服地从早恋的磁场中挣脱出来。

  以事业为重用心灵育人

  林琳,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用爱生敬业向我们昭示着一位人民教师的质朴与忠诚,她以母爱的柔情编织着师者的大爱,她又以男儿般的刚强绽放着女性的魅力。她心里始终装着学生,又要肩负着孝敬父母,呵护孩子的责任。

  2008年,林琳老师的父亲病重住院,必须进行手术。她是家里的老大,丈夫又恰在这时接到任命,去外地工作,家庭重任压在了她的身上。可是,她又刚刚接手新高一,千头万绪的工作必须由她这个班主任亲自来做。既孝敬老人,又关心学生的她,只好白天上课,晚上侍候父亲。为了上好第二天的课,她便在照顾父亲的空当,挤出时间备课。一天,她和往常一样拖着疲惫的身子强打精神走进教室,刚站上讲台,班长一声“起立”,全班同学“唰”地站立起来,孩子们几乎是带着哭腔齐声喊道:“老班,您辛苦了!”林琳老师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由自主地给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原来,孩子们感到林琳老师面色疲惫,经过专门“调查”,才知道他们的老师真是太累了!从此之后,林琳老师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似乎一个个长大了,他们听课更加认真,纪律不管自好,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她班上的同学说:“如果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我们的林老师?”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

  就要尽可能地多尊重一个人

  高致强,一位年轻、不善言谈的班主任,在与他的交往中,他总是怯生生地笑着……寒来暑往,风雨9年,他不曾为挑灯夜战而抱怨,也从未因为早出晚归而放弃。因为他在学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付出正开花、结果;在教坛的默默的耕耘中,他体验到了人生的幸福。每当教师节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一张张饱含谢意的卡片雪片似的飞到他的身边,他的心里总是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他班里有一名学生是一个很另类的男青年,对一切都不满意,对谁都不合拍。可以想象经常性的违规违纪,不时冒出一句寻死觅活,搞得高老师如履薄冰,提心吊胆。但高老师并没有对他电闪雷鸣,而是在这位同学身上,倾注了大量爱的心血。几乎隔一天就和他谈一次话,每一次谈话还必须认真听取他的“高谈阔论”,同时耐心寻找“切入点”,试着让他一点点地接受自己的观点。高老师与他的家长接触,观察他的生活环境;给他写信,还不时地借阅一些积极进取的书让他阅读。经过一次又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他的思想开始转变;渐渐地,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认真对待所处的环境,最终成为一个让人悦纳的人。看到这个学生的转变,高老师感到欣慰,感到自豪,也感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高来自始终如一,脚踏实地。一个学校质量的优劣,就在于班级管理的好坏。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会有一个先进的班级;一个先进的班级,就会有几十名好学生,就能让几十个家庭放心。在济钢高中,像这几位班主任一样的老师还很多。他们的工作比一般教师更加辛苦,付出的也更多。除了正常的备课上课、批改和辅导外,他们还要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班级管理上。看到和听到这样的人和事,我总有一缕缕的感动在胸中涌动。“教育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我感到,这些老师有一种宗教般的情怀,为了学生,为了这份事业,他们有太多的牺牲,可是,他们又觉得本该如此,甚至是乐在其中。我们并不提倡教师太过辛劳,可是,这种超功利的精神,由于有一种圣洁的美德,有一种心灵的快乐,却又成为一种最伟大的精神,成为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最为宝贵的精神支撑。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