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站 中考网-合肥站

为什么中产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精神崩溃

2017-11-03 17:38:57中考网编辑

  今年的教育类的火帖,都是一个套路的。

  《教育鄙视链》《3万月薪撑不起娃一个暑假》《牛娃之殇》,

  有的可能是哭穷划胖,有的可能是媒体炒作

  但能引起这么大的社会讨论,

  必定是拨动了很多人心底一根弦,就是:

  我堂堂一个高学历高收入中产,

  怎么活得这么憋屈捏?

  “怎么办?怎么办?”

  尤其是为了娃的教育,

  老娘我那是操碎了心啊!

  “我的娃,我的娃”

  其实,所有的帖,吐槽的都是一个老问题:中产焦虑。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拼财力,实力怎样自己心里有数;

  拼精力,你就不要自己的生活,事业和兴趣啦?

  拼娃,娃的资质和天赋有它不可控的地方,

  非要用自己财力,精力的上限去硬拼,

  是一切焦虑的根源。

  今天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绝不是鸡汤,是解药。

  01

  前有《欢乐颂》,后有《小别离》,

  阶层僵化的讨论一时间充斥着每个人的朋友圈。

  在阶层动态平衡的金字塔中,

  顶层人群玩转规则、不受影响,

  底层人群放弃希望、降低预期,

  他们都有相对轻松的心态。

  唯有夹在中间的中产,如临大敌、困于瓶颈。

  中产焦虑的来源一般来自这几方面,

  一是,社会的变化太快。

  不管是代际之间的变化,还是在一代人之内能够看到变化,

  这个速度在当下中国是非常之快。

  很多人在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

  就完成了一次社会阶层的重组。

  这一点,在以前大家都很穷的时候,是没有什么感觉的。

  而现在,很多人都迅速致富了,

  处在中间阶层或者中间朝上走的阶层,

  在这样快速变动的环境下,

  随时都会有种恐慌

  ——看到那种说不清何时就会来到的往下层流动的未来

  ——跌出阶层。

  还有,自己多年来通过学历、知识、能力等软实力赚得的家业和地位,

  无法像资本积累一样很好地过渡给下一代,

  不能保证孩子一生无忧,

  这就是焦虑的最大来源。

  如何解决这种焦虑,

  怎样培养和建立下一代的软实力,

  以保证下一代不滑出中产阶层呢?

  02

  不久前读了一篇王安忆的《有了家,就有了家务》。

  这让我不由想说一句话

  ——有了娃,便有了烦恼。

  孩子的来临会让我们想要成为更好的人,

  但也会永远改变很多事情,

  比如家庭结构、夫妻感情、自我认知、生活习惯,还有价值观、人生观、事业观甚至婚姻观。

  特别对于女性,生孩子前

  你只需关注自我提升、事业发展、护肤健身和消费娱乐,

  心中只需装上闺蜜好友双亲爱人。

  而一旦生了孩子,你的时间就会生生被割去一大半,

  尤其在产后的第一年,

  生活的突然改变,

  就很容易让女性的自我价值感和婚姻幸福度出现下降。

  一方面,没谁在做爸妈前就精通所有育儿常识。

  她们会手足无措、身心憔悴,

  也会因为私人时间被大量吞噬而心情低落。

  产后荷尔蒙和疲惫感会导致莫名失落,

  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虽然孩子的微笑成长进步

  都会让妈妈们心生欢喜,

  但这些疲惫、自疑、失落都是真真切切的。

  另一方面,当她们在产后第一年

  不得不承担大量育儿工作时,

  又会对无需哺乳、陪睡的丈夫心生怨怼。

  于是,产后第一年夫妻关系通常都会有所下降,

  这一点也被大量研究所证实。

  03

  在婚姻存续整个周期内,婚姻满意度是呈U型曲线的形态,

  即刚结婚且未育的夫妻满意度最高,

  随着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出现下降,

  直到孩子离家后,

  婚姻满意度又会开始上升。

  调查告诉我们,

  婚姻质量最低点通常都落在婚后12-15年,

  且家中还有未成年孩子的阶段。

  父母不仅需要持续提供优质饮食和温馨环境,

  还要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归属感,

  既要教他们学会自尊、获得自信、发展能力,

  也要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目标。

  在这整个教育过程中

  父母们的压力和烦恼只会有增无减。

  父母会开始在内心暗自纠结:

  到底要执行怎样的教育方略?

  快乐教育和严苛教育选哪个?

  糖果和大棒要怎样应用?

  诸如此类的教育迷思和两难选择每天都会遇到。

  哪怕父母都是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

  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面前,

  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新手。

  层出不穷的教育理论让家长迷离双眼,

  变幻莫测的教育政策令父母摇摆不定。

  当童年快乐和未来成就难以兼得,

  烦恼的父母更加无时无刻不被拷问内心。

  04

  教育关乎经济学,

  父母的经济社会背景与孩子未来成就密切相关;

  它也有关心理学,

  比如原生家庭会通过影响一个人的心理,

  而影响他未来的行为观念和人际关系;

  它又与神经科学密切相关,

  比如家长的许多行为都会作用于孩子的大脑,

  从而彻底改变他的能力和行为。

  仅仅这些知识就足够让家长们头大。

  除此之外,还有太多流言、鸡汤、悖论需要鉴别,

  太多教育陷阱需要避免。

  上面的一个坑不踩已经很困难了

  最头疼的是,

  他们还要关心下一代的社会地位。

  教育孩子的目的,

  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成为独立而幸福的人吗?

  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

  那么幸福也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05

  中产人群自身所持资源和财富,

  已经足够自己和家人过得不错,

  他们只担心,未来房价高企、中产门槛调高,

  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连中产这一层都爬不上去?

  没有孩子,就不会有这一系列的烦恼;

  如果不是中产,父母们也不会如此纠结。

  中产家长的焦虑源头:

  软实力的不可继承性

  中产家长大多通过学历、知识、能力等软实力赚得家业和地位,

  而很少是上几代的资本积累。

  除了一些企业主,大部分中产父母都受雇于他人,

  手中能变现的资源,以及可以让孩子继承的财产,

  无法确保孩子一生无忧。

  名校文凭、MBA学历、职业经理人职位,

  还有颇具时效性、行业性的人脉网络,

  这些帮我们自己迈入中产阶级的“门票”,

  哪一点可以世袭?

  父母的软实力尚且需要通过用心教育、

  资源投入来转化成孩子的能力,

  其投资回报率和能力转化率

  又有太多不确定性。

  没错,我们自己可以保证孩子

  从小拥有不错的生活水平,

  但当孩子成年、开始独立,

  我们还能确保他们持续高水平的生活吗?

  未来的时代,要想让孩子获得同样水平的财富、地位,

  需要走得更难、付出更多,

  由奢入俭难,

  怕就怕在孩子如果大学毕业时必须先吃点苦,

  而彼时这些从小喝进口奶粉长大的孩子,

  会不会立刻溃不成军?

  06

  孩子能不能成为财富独立、人格独立、生活独立的人,

  相信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很多家长心头。

  几年前,父母可能还能利用积蓄

  为孩子在一线城市买套房,

  可现如今面临疯魔般上涨的房价,

  中产父母连最后一点希望几乎都要被剥夺;

  不久前,大学文凭还有些分量,

  可高校大量扩招和学历贬值,

  让家长们开始集体瞄准名校,

  纷纷寻找适合孩子的名校之路。

  为了下一代不至于滑出中产,

  家长们只能牢牢抓紧教育这条绳。

  于是,他们对层出不穷的教育理论照单全收,

  向种类纷繁的培训课程交出钱包,

  又读了无数教育鸡汤、买了成堆育儿书籍。

  他们只能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有限资源,

  换成无止境的补习课、昂贵的乐器、

  不菲的夏令营以及名校的通知单。

  慢慢地,家长们形成了“投入就能起到作用”的思维习惯。

  为了对孩子教育投入更多,

  挣钱养家的爸爸们变成了“影子父亲”,

  父爱缺失加剧亲子关系淡薄和夫妻关系失衡;

  心系教育的妈妈们拖着几乎全部家庭责任,

  在事业阶梯上爬得辛苦又内疚。

  正如此前大火的一句话,

  “每个中产家庭里,

  都有一个缺位的爸爸,

  和一个焦虑的妈妈”。

  我们自认为已经为了孩子倾尽全力,

  所以孩子理应尽最大努力获得成功。

  高学历的中产家长即使不会像底层家长一样,

  孩子苦口婆心“改变家庭命运”,

  可他们询问孩子成绩时热切的眼光、

  面对孩子不佳成绩时的失望神情,

  以及孩子表现不完美时父母自己都觉察不出的责备口吻,

  都会成为一层层无形的砝码,

  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07

  他们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努力挣钱,

  要求孩子成绩拔尖、才艺出众、能力超群,

  名校分数只是底线,

  未来还要获得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

  心理学家SuniyaS.Luthar多年研究,

  越来越多来自中产家庭的孩子罹患抑郁和焦虑症,

  他们出现酗酒吸烟、毒品滥用、

  饮食紊乱(暴食症&厌食症)、

  自残行为,以及偷窃、

  欺诈等违规行为的几率,

  比平均水平高出两倍。

  可以说,这一代家庭富有、

  父母高知的年轻孩子们,

  比过去的几代更为脆弱。

  在调查中,这些问题孩子绝大多数都来自

  高学历高收入的白人双亲家庭。

  他们的目标都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名校,

  平日的时间都被各种竞赛、

  训练和社交活动占据一空。

  父母则见缝插针地带孩子奔赴于五花八门的课外班,

  在车上吃饭小睡成了孩子的家常便饭。

  一般来说,父母高学历、高收入、非单亲

  是社会经济地位高的指标,

  以及父母高参与度下的爱好培训、社交锻炼等活动,

  都是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眼中,

  对孩子未来成就大为利好的因素

  可为什么这些中产家庭手中的好牌,

  却会把孩子打成抑郁的问题少年呢?

  08

  这也是问题发现者Luthar教授心中的疑虑,

  通过她数十年对此问题的探究,

  答案显而易见:

  焦虑的中产父母施加的

  高度压力、对孩子的高要求,还有

  伴随而来的批评、责骂等负面反馈,

  也因为父母舍弃个人生活

  围着孩子一个人转,

  让他们感觉自己负担了过多的爱。

  一位高中生如实回答Luthar:

  “我得到了最好最贵的SAT培训,

  所以我必须考到2300分以上;

  我的萨克斯风私教几乎每天都来,

  我也练得非常辛苦,

  所以我必须在乐队中获得第一乐手的位置,

  他们给我的关注已经到了我无法承受的程度”。

  这些孩子从小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

  也就承担最高的成就期待,

  以及相应而来的最大程度压力。

  我有一个朋友,

  在国内top大学top学院读书,

  是个性格活泼、乐观向上的女孩子。

  她妈妈对教育非常上心,教育方式中严苛多于宽松,

  生活工作之余就几乎全是孩子。

  而她爸爸则完全不同,家庭、

  工作之外还有一个自己的精神世界,

  婚前爱好一项不落得坚持到有孩子以后,

  想到什么就去做,从不会思前想后。

  也许是深受爸爸的浪漫主义影响,

  这个姑娘的生活态度也很是豁达。

  面对妈妈对教育的全身心投入,

  她曾在上大学前找妈妈严肃谈话:

  “妈妈,你真不能把我当作全部,

  因为以后你不会是我的全部,这并不公平”。

  她无比感谢妈妈对自己的教育和付出,

  但也难以承受过多的爱带来的债务感。

  我想,这就是很多中产家庭中的孩子想说的一句话。

  09

  即使家长学历、财富、背景,

  以及他们为孩子设置的“全方位覆盖”的生活、学习情境

  都显得非常完善,

  但在家长的焦虑情绪和过度教养的作用下,

  这些项项占优的因素都将起不到任何作用。

  教育这件事就是这样,不仅患寡,而且患多。

  社会经济地位高,已经是中产孩子手中的一张好牌,

  中产家长能够利用财富、

  学历和资源为孩子设立一道屏障。

  这已经帮助中产孩子屏蔽了许多竞争者,

  但是如果家长传达焦虑,

  不断过于强调名校、地位、成就、成功,

  反而会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比起平庸,相信更多家长更不能接受孩子抑郁或者堕落。

  国外已经有很多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

  滥用大麻、频繁犯罪,

  而在中国,抑郁、焦虑、自我评价低、

  过于完美主义可能是中产孩子的通病。

  近几年出现的优秀孩子突然自杀事件中,

  不少看似完美的孩子,

  其实都成为了“完美”的受害者。

  父母为了孩子失去自我生活,

  也实在得不偿失。

  总是为未来的事情担忧不已,

  只会占据父母自己大脑带宽,

  影响工作和生活;

  过于沉重的爱,也不会赢得孩子的好感,

  因为这些爱并不是无条件的,

  需要他们以漂亮的成绩单去回报。

  当我们抱怨现在的独生子女自私又冷漠时,

  我们是否也应该想想,

  当我们投入过多的爱并要求孩子也回报同等程度时,

  自私的到底是谁呢?

  10

  拥有个人生活、追求个人目标的父母,

  会让孩子觉得很酷。

  他们会在模仿父母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理想抱负,

  并学习父母的行为付诸努力,

  根本无需因为教育而放弃自己的娱乐爱好和事业目标。

  这个社会中,互联网的兴起

  已经创造了无数全新的职业类型,

  斜杠青年的增加也告诉我们,

  一个人的出路并非一条单行线。

  家长只要帮助孩子进入某个岔路口,

  确保他们经历了不错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培养

  他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未来。

  亲子关系需要慢慢放手,

  母爱也应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今年考入清北的学生,

  当说起与父母的关系时,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

  “父母基本不管我”

  “他们基本不会干涉我的选择”,

  以及“他们不会给我强加什么目标”。

  其实,并不是父母不管他们,

  而是他们的父母采取了“先紧后松”的教育方法。

  他们的童年中,

  父母都会非常尽心地温柔陪伴、引导读书,

  并严格培养他们的兴趣、礼节、

  良好习惯和自律精神,

  在孩子懒惰、懈怠和行为不良时则立即修正;

  从初中开始,父母就会逐渐放手放权,

  将大事小情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我们无法明确告知每一位家长如何才能不焦虑,

  也从不鼓励家长遵循“快乐教育”的理念,

  没准哪一天,

  机器人就可以取代部分医生、律师、教授,

  还会有更多更新的职业类型涌现于社会。

  我们不妨在静观其变的同时,

  也考虑清楚,什么品质、能力才是未来世界的万金油,

  能让孩子经得起任何时局变化。

  既然当初没征求孩子意见就生了他们,

  不如先安安心心享受在一起的时光,

  未来的世界交给孩子自己去闯。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