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西瓜现象”给我的教育启示
2015-03-22 14:54:02农妇山泉有点田
导读:何为“第三只西瓜现象”?事实上,我如果点透,家长们一点也不陌生。
我们都买过西瓜,想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卖瓜者端起第一只西瓜轻轻敲击后说“太生”,接着端起第二只西瓜同样是轻轻敲击后说“太熟”,紧接着端起第三只西瓜做完同样的动作后说“正好,既不太生又不太熟。”然后,你就迫不及待地一边答谢一边付款,满怀欣喜地拎瓜回家。
我们总是不断重复着这样的经历,但对这种经历总是缺乏基本的反思。第一只瓜“太生”,第二只瓜“太熟”,为什么总是第三只瓜“正好”?既然只有三分之一的瓜“正好”,那么其余“太生”、“太熟”的三分之二瓜应该扔掉或降价才是,为什么最终所有的瓜都被当作“正好”的瓜卖掉了呢?
可以肯定,你买回来的“正好”的瓜,完全可能“太生”或“太熟”,而那些“太生”或“太熟”的瓜则有可能是成熟度“正好”的瓜。买瓜者只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把所有的瓜当成“正好”的瓜卖掉,不是因为消费者弱智,而是因为消费者害怕“做决定”。“害怕做决定”的人的一个共性,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对他人盲目相信。
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刻不在做决定。对于自己有把握的事,例如买什么酱油吃什么早点,人们能轻而易举地做决定。对于自己完全没有把握的事,例如患重病是否要动手术,人们往往会比较慎重,会多方咨询听取权威人士的意见。至于既有把握又没有完全把握的事,例如何时适合举行婚礼何时适合出殡,人们往往会不知所措,会害怕起“做决定”,只好请局外人甚至是盲人来“拍板”。买西瓜,是好瓜还是坏瓜,就是属于既有把握又没有完全把握的事,人们也就习惯于把“拍板权”给了卖瓜人。卖瓜人为了表现得尽心尽责,就有了“太生”、“太熟”、“正好”的“深思熟虑的决策”。
同理,教育孩子,对我们父母来讲,就属于既有把握又没有把握的事。让孩子,在什么时候接受教育为好?由谁来教育为好?在怎样的地方受教育为好?父母们有想法又没有成熟的想法,有把握又没有完全把握,“害怕做决定”就成了必然,其结果是孩子的教育任由他人处置。孩子出生了请月子保姆,孩子还没牙牙学语就被送入早教中心,孩子还没上学就送各种培训班,上了学那是各种校外辅导站都要报个到。这样的选择是对的吗?是否有比这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孩子教育的实施者真比自己有能力有水平吗?对于一个“害怕做决定”的父母来说,这些问题全不在自己考虑之列。当自己的拍板权拱手相让的时候,得到的“第三只西瓜”一定是“正好”的吗?
乱做决定有风险,让他人做决定同样有风险,甚至会有更大的风险。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没有把握害怕“做决定”的时候,不可以任意把决定权交给别人,而是要学会“做决定”,并要千方百计让自己有“做决定的本领”,买西瓜如此,教育孩子更应如此,毕竟我们的孩子不是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