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长沙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5年湖南长沙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长沙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现将广大考生和家长关注的中考中招政策解读如下。
一、本次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有何重要意义?
本次中考中招制度改革的核心意义在于:一是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设置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和分值,不断提高中考命题质量,落实减负提质。二是完善高中录取规则,整合高中录取批次,优化指标生分配办法,规范政策性优待项目,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加快高中内涵建设行动,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有序提高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缓解人民群众升学焦虑。四是统筹推进“双减”落地和教育质量提升,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推动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二、长沙市出台《实施办法》后,高中招生录取的计分科目和综合总分有哪些变化?
2025年,高中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和综合总分保持不变,综合总分为700分,其中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00分(含听力20分)、道德与法治6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为60分)、历史6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为60分)、物理7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为70分)、化学5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为50分)、生物学4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为40分)、地理4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为40分)、体育与健康40分。
自2026年起,高中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和综合总分调整为:综合总分为630分,其中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00分(含听力20分)、道德与法治6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为60分)、历史6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为60分)、物理7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为70分)、化学5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为50分)、体育与健康50分。
三、长沙市出台《实施办法》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规则有哪些变化?
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规则保持不变,根据学生填报志愿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结合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具体录取规则为:1.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第入围。2.比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成绩。3.综合成绩相同时,再比较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结果。
新出台的《实施办法》,在原有录取规则的基础上,增加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总成绩排序,适当提高区分度。自2026年起,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时,按照以下规则依次择优:1.生物学、地理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第入围。2.比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成绩。3.比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总成绩。
四、生物学为什么调整为开卷考试?
生物学调整为开卷考试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减轻学习负担。可以减少学生对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和重复训练,使学习过程更加科学高效。二是培养高阶思维。引导学生提升知识整合能力、理解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三是推动教学改革。引导教学回归素养培养,同时联动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改革,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五、长沙市生物学、地理调整为考查科目,不计入中考总分,势必录取总分将减少,是否会增加考试难度来提高区分度?是否会导致生物学、地理学科边缘化,甚至影响高中阶段的学习衔接和人才培养?
第一、关于试题难度。中考试题结构、题型题量、难度系数等核心指标保持不变。命题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聚焦主干知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命题内容不超课程标准,不与奥赛内容挂钩,不出偏题、怪题,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第二、关于学科地位。生物学、地理虽然调整为考查科目,但仍然是初中毕业认定和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指标。教育行政部门将定期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与课程实施评估,确保两门课程开齐开足开好课时、规范教学实施,切实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第三、关于学段衔接。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生物学、地理学科在初一、初二年级完成国家规定课时教学,初三年级原本没有开设课程。学生只需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即可为高中阶段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第四、关于人才培养。生物学、地理调整为考查内容,将有利于指导学校开展探究性、实践性和跨学科主题学习,避免机械化刷题,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生物学、地理调整为等第呈现后,如何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一并纳入高中招生录取?
从2026年起,第一批次招生录取学校要求考生生物学、地理成绩均达到B等及以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4A1B及以上;第二批次招生录取学校中享有指标生招生资格的普通高中学校,要求考生生物学、地理成绩至少其中一科达到B等及以上,且另一科不能为D等,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3A2B及以上;第二批次招生录取学校中其他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要求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5B及以上。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含有D等的考生,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招生录取学校均不予录取。
七、本次中考改革虽然整体减轻了学生负担,但是未来几年长沙初中毕业生人数还将继续增长,请问公办高中学位的扩充能否与中考人数增长相匹配?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将持续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和学位滚动建设计划,采取新建、扩建、挖潜等多种方式,扩充公办普通高中优质学位,有序扩大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保障普通高中录取比例与初中毕业生人数增长相匹配。
八、长沙市公办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采用“均衡分配和统筹调配”的方式进行分配,具体怎么理解?
为尊重考生意愿、增加考生选择,长沙市参照其他城市做法,结合本地实际优化了指标生分配办法。自2028年起,长沙市城区将长沙市第一中学(含新校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含新校区)、长郡中学(含新校区)、雅礼中学(含新校区)、明德中学、周南中学、长沙市实验中学、南雅中学、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指标生计划,采用“均衡分配”的方式,均衡分配到城区每一所初中学校,实现“校校有指标,生生有机会”;其他优质普通高中的指标生计划,采用“统筹调配”的方式,结合实际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给每所初中学校统筹调配3-5所。每位符合条件的考生最多可填报2所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志愿,让考生有更多机会升入心仪的优质高中学校。
举例说明:例如,改革前,A初中学校第一类指标生计划只分配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4所中的一所,假设为长郡中学40个指标生计划;第二类指标生计划分配明德中学、周南中学、长沙市实验中学、南雅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5所中的一所,假设为周南中学60个指标生计划;第三类指标生计划只分配其他11所优质普通高中中的一所。考生填报指标生志愿时,只能选择三类优质普通高中学校中的1所填报。
为了便于理解,改革后,假设在毕业生人数和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数量不变的前提下,A初中学校第一类指标生计划数还是40个,但采用“均衡分配”的方式,调整为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每校各10个指标生计划;同理,第二类也采用“均衡分配”的方式,调整为明德中学、周南中学、长沙市实验中学、南雅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等5所学校各12个指标生计划;第三类则采用“统筹调配”的方式,由原来分配11所优质普通高中学校中的一所,调整为统筹分配3-5所。与此同时,2028年考生填报指标生志愿时,可以选择三类优质普通高中学校中的1-2所填报。
九、长沙市采用“均衡分配和统筹调配”的方式将公办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为何从2028年才开始实施?
指标生政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也是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体现,目的是使每一所初中学校的学生都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长沙市将指标生计划采用“均衡分配和统筹调配”的方式均衡分配至初中学校,从2028年实施,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保障政策平稳过渡。从2025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适用新政策,避免因政策变化影响教育选择。二是破除原有招生限制。通过优化指标生分配方式,扩大学生升学选择范围,也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十、为什么从2026年开始,体育中考从40分增加到50分?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2024年,湖南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明确要求“逐步提高中考体育成绩权重达到8%以上”。因此,长沙市自2026年起,将体育与健康分值由40分提高高至50分,同时在省厅指导下,将进一步改进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引导学生更加重视体育锻炼,在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助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十一、信息科技、英语口语、艺术、实验操作等科目如何组织考查?考查成绩如何使用?
信息科技、英语口语、艺术、实验操作等科目按照“市级统考、人人必测”的方式组织,信息科技、生物学实验考查在初二年级第二学期进行,英语口语、艺术、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考查在初三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信息科技和艺术分值均为100分,英语口语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学三科实验操作考查分值均为20分。信息科技、英语口语、艺术和实验操作考查成绩,根据原始分数按比例统一划定A、B、C、D四个等第。
信息科技、英语口语考查成绩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维度的评价依据;体育与健康平时成绩、出勤情况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身心健康”维度的评价依据;艺术考查成绩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艺术素养”维度的评价依据;实验操作考查成绩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劳动与社会实践”维度的评价依据。
编辑推荐:
扫码免费打包领取
资料内容:【24年 初三一模真题】
更多免费服务【2025最新真题试卷、书籍领取】等等
尽在"中考网"城市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