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for Mobile

全国站 中考网-全国站

中考网

2025年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十五从军征

2025-03-10 22:13:15佚名
点击免费领取中考核心考点资料!

  09 十五从军征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他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赏析】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这首乐府诗不仅抒发了这一老兵“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开篇“十五”与“八十”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诗的最后两句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主题】

  该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封建兵役制度的怨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写法】

  ①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②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

  【常见考题】

  一、理解型默写

  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                ,                。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                ,                。

  3.《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地表现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                。

  4.《十五从军征》诗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5.《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                ,                。                ,                。

  6.《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                。

  7.本诗中表现从征历时之久的诗句是                ,                ;描写久经征战的士兵归来时家中凄凉景象的句子是                。

  【答案】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3.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4.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5.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6.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7.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松柏冢累累

  二、阅读理解

  (一)填空题

  1.本诗选自《          》,“乐府”原是          的名称,后人把          也称作“乐府”。

  2.“十五”“八十”是           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              。

  3.主人公归家后,看到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是“                ”

  4.诗歌的主题在于表现                。

  (二)简答题

  1.本文主人公家里还有哪些人?(用原文回答)

  2.本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有何作用?

  3.给本文再设一个问题,并给予回答。(不能与上面的问题重复)

  4.“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5.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6.战争是残酷的,可对于日益猖狂的台独势力,我国在提倡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冒着战争的危险,声称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

  7.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

  (三)选择题

  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所见所思。

  B.“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体现了家中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场景。

  C.“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两句体现老兵茫然而失落的悲痛心情。

  D.诗的最后两句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

  E.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生动,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四)对比阅读

  木兰诗(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十五从军征(节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1.这两首诗都出自《乐府诗集》,都写了从军征战的时间长久,从表达方式看都属于            诗。

  2.赏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答案】

  (一)填空题

  1.《乐府诗集》    音乐机关    乐府机关所采用的配乐的诗

  2.夸张    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4.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劳动人民身受其害,以及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意对即可)

  (二)简答题

  1.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2.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能通过路人说出的哀景来写出哀情,环境描写写出了家中的荒凉景象,动作神态描写写出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而又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或:多侧面地分步骤地传达出主人公凄凉悲伤的感情不断加深的过程)。

  3.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句子的赏析、表达方式等任何一个角度去设题。

  4.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由远及近地描写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凉画面。

  5.“十五”与“八十”相对照,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主人公从军时间之久。说明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诗歌的主题。

  6.当今台独势力猖獗,如果台独分子关掉和平的大门而恣意迈开台独实质性的步伐的话,我们也只有采用正义的战争去维护领土的完整去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7.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通过“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可以看出。

  (三)选择题

  1.B  E

  (四)对比阅读

  1.叙事诗

  2.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编辑推荐:

       2025年中考各科目重点知识汇总

 

  中考资讯、中考政策、考前准备、中考预测、录取分数线等
 
  中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特别策划更多
进入特别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