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for Mobile

全国站 中考网-全国站

中考网

2025年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 送友人

2025-03-10 22:02:24佚名
点击免费领取中考核心考点资料!

  08 送友人(唐·李白)

  【原文】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从此作别,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赏析】

  这首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佳作。

  诗一开头便展现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山水画卷:“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外,绕城的河水像一条白练汩汩东流。“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偶工丽,色彩鲜明;山“横”、水“绕”,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就在这秀丽的青山秀水之间,友人将要上路远行了。诗人与友人策马并辔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已经到了城外,依然难舍难分。

  中间两联,直抒离别的深情。“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是说从这里分别之后,友人就将像孤独的蓬草那样随风而转,飘摇万里之外。怎不叫人牵挂! 这一联是流水对,有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上句想象友人旅途中飘零之感,下句抒写别后故人相思之情。这一联对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渲染出浓郁的离别氛围,却点到即止,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在这时,两匹马仿佛也善解人意,不愿分离,昂首向天,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班马,是离别的马。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远了,马的悲鸣声,似乎仍在空中回荡,长留在诗人心中,也伴送着友人的万里行程。

  李白这首送别诗写得情深意切,却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而自然流畅。青山、白水、浮云、落日,构成高朗阔远的意境。

  【主题】

  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

  【写法】

  (1)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比如,借“孤蓬”“浮云”“落日”“班马”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然而诗中的“青山、白水”色彩明回丽给人以感而不伤之意,表现出李白的达观答的高贵品格。

  (2)善用典故。诗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是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而其中又寄寓作者本人在长安政治上遭人排挤的深深感慨。

  (3)运用象征和比喻的艺术手法。如,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诗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送友人》点明送别地点的诗句是:          ,          。

  2.文中运用比喻,写出了友人即将远行他乡,漂泊不定的未来生活让诗人无比担忧的诗句是:          ,          。

  3.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          ,          。

  4.《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的诗句是:          ,          。

  5.《送友人》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          。

  6.“          ,          ”两句写最后分别的场景,诗人没有直抒胸意,既委婉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又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含蓄而深沉。

  【答案】

  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5.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鸟。

  二、阅读理解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

  2.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          诗。

  3.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4.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5.自选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提示:从修辞、词语、思想感情、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

  6.《送友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横”字写出水之动态。

  B.“绕”字写出山之静态。

  C.尾联抒发难舍难分的情感。

  D.通篇都在写秀丽的自然美。

  【答案】

  1.李白      2.送别

  3.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峦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

  4.挥手离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5.示例一:本诗用词准确、到位。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示例二:本诗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如“孤蓬万里征”,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

  6.《送友人》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

  7.C

 

  编辑推荐:

       2025年中考各科目重点知识汇总

 

  中考资讯、中考政策、考前准备、中考预测、录取分数线等
 
  中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特别策划更多
进入特别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