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红星照耀中国》题型14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红星照耀中国》题型14,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片段,按要求作答。
[甲]
这时已是早晨两点过后,我真是精疲力尽了,但在A______的白而带黄的脸上,却还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每当吴亮平翻译和我记录的时候,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中来回踱着步,一忽儿坐着,一忽儿躺着,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叠报告。他的夫人也还没有睡。忽然间,他们两个都扑向一只在蜡烛旁边僵萎的飞蛾欢呼起来。这确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动物。淡淡苹果色的绿翼,还镶着一条郁金香色和玫瑰色的柔软彩纹。他揭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翅叶夹了进去。
[乙]
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和B_______在一块。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又有一次,当我们骑马行着的时候,他又叫出了同样的一种挑战。
20.[甲]片段中的A是 _______,[乙]片段中的B是___________。(均填人名)
21.从所选生活细节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2.《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材料的真实性的。
【答案】
20.毛泽东 彭德怀
21.毛泽东、彭德怀质朴率真、富有生活情趣。
22.《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解析】
20.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1)结合原著:时间已经过了早晨两点,我精疲力尽,但在毛泽东的苍白有点发黄的脸上,我却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由此可见,人物是毛泽东。
2)根据“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可知人物是彭德怀。
2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结合“但在毛泽东的白而带黄的脸上,却还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他们两个都扑向一只在蜡烛旁边僵蒌的飞蛾欢呼起来。这确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动物。淡淡苹果色的绿翼,还镶着一条郁金香色和玫瑰色的柔软彩纹。他揭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翅叶夹了进去”,可见毛泽东精力旺盛,率真、热爱生活,有生活情趣。
2)结合“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可见彭德怀率真,有生活情趣。据此归纳答案即可。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写作经历: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2)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3)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
4)作者以自己执行的经历为线索,用具体丰富的真实材料,向全世界实事求是地报告了“红色中国”的真相。《西行漫记》是一部忠于客观事实的综合报道,具有“事实 胜于雄辩”的威力。
5)他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据此归纳答案即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