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问答式速记手册: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1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3亿多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夺走1000多万印度人的生命。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运动的领袖:甘地
3、运动开始的时间:1920年,
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
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
5.运动的开展情况:
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6.运动的再次发起:
(1)时间及形式:
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这次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
(2)内容:
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选择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带领80名拥护者步行3周到达海边,自取海水制盐。
(3)运动情况及结果:
几个月间,印度城乡掀起反对殖民政府的运动,一些地方发生武装暴动。英国殖民政府发布镇压令,逮捕甘地。同时被判刑者达9万人。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7、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意义:
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