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中考网-全国站

中考网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全解:岳阳楼记阅读理解

2024-03-21 14:18:54佚名

  阅读理解

  1.首段叙述滕子京“谪守”之事有何用意?

  ①交代本文写作起因。②“谪守”暗含作者对仕途浮沉的感慨,奠下本文写作基调——下文的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围绕着如何对待贬谪这一点展开的。③反映了作者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应奋发,而不能消沉下去。

  2.“衔”和“吞”这两个词用得好在何处?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衔”“吞”二字采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极力渲染洞庭湖的阔大气势,生动别致,绘成了一幅大气磅礴的画面。

  3.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②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③段写洞庭风雨,第④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④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4.“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5.“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①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阔达胸怀和崇高情怀的肯定和赞美;

  ②具有自勉之意,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

  ③表达了作者对好友滕子京的勉励之情;

  ④同时,慨叹当今世人具有这种胸怀和情操的人太少了。

       编辑推荐: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点知识汇总

  中考资讯、中考政策、考前准备、中考预测、录取分数线等
 
中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特别策划更多
进入特别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