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政治法律篇——做守法的公民
(一)法不可违
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①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②类别:
a.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c.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3.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责任
①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②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a.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b.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4.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
相同点
①都有社会危害性;②都是违法行为;③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启发
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应防微杜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遵章守法的公民
(二)预防犯罪
1.犯罪的含义
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基本特征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3.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①含义: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②种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两大类。
4.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三)善用法律
1.青少年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①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来维护合法权益。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关于诉讼的含义、地位、适用范围和类型
①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②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③适用范围: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④区分三种类型的诉讼
3.未成年人怎样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①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②掌握有效方法,如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