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中考网-全国站

中考网

2024年初中生物与环境考点梳理

2023-08-20 16:25:47佚名

命题点1生物的特征

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主要包含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都能表现出一些生命现象,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羊吃草,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人的排尿,排汗和呼出气体;植物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受到碰触时会合拢叶片;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一粒种子通过萌发,生长可以成为参天大树;青蛙通过抱对产卵繁殖下一代。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变异现象。

(7)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命题点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也叫环境因素),它包括①非生物因素和②生物物因素。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能适应环境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如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的环境)、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环境)、变色龙的体色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保护色),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拟态)等。

(2)生物能影响环境

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3.【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熊影响生物,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命题点3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实验要点】

1.对照实验中,探究哪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变量。在设计实验时应控制单一变量。本实验中除了光照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均保持一致,如土壤的潮湿度、温度都应该相同。

2.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能反映实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本实验的变量是光,因此实验组是盖玻璃板的一侧(有光),对照组是盖纸板的一侧(无光)。

3.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2只,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误差。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结果应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4.实验结束后,请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实验要点】

1.对照实验中,探究哪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变量。在设计实验时应控制单一变量,本实验中除了光照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均保持一致,如土壤的潮湿度、温度都应该相同。

2.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能反映实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本实验的变量是光,因此实验组是盖玻璃板的一侧(有光),对照组是盖纸板的一侧(无光)。

3.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2只,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误差。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结果应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4.实验结束后,请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命题点4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小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大到一个湖泊、一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 绿色植物--生产者:能够制造有机物

动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腐生的细菌、真菌--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特别提醒

(1)蚯蚓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2)营腐生的细菌,真菌是分解者,营寄生的细菌、真菌等生物是消费者,少数自养型微生物属于生产者。

3.生态系统的类型

(1)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息效週节熊力最强。

(2)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比较丰富,但缺乏高大的植物,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3)海洋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较多,地球每年氧气总产量的70%来自海洋植物。

(4)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5)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其中的生物组成。

(6)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7)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动植物种类越丰富,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干扰过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5.生物圈

(1)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是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续,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联系,并且当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时,也会影响其他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命题点5 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1)书写食物链的要点:①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终止于最高级消费者(动物),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可表示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

(2)食物链长短的判断: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中,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长,也就越复杂。如“小麦→田鼠→鹰”这条食物链包含3个环节,“青菜→菜青虫→鸡→黄鼠狼→狐狸”这条食物链包含5个环节。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进行。所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或光能)。

(2)营养级:把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如绿色植物是第一营养级,以绿色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是第二营养级,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是第三营养级,依此类推。如“草→兔→狼”这条食物链中,草是第一营养级,狼是第三营养级。一般来说,营养级别越高,生物的数量和所含有机物(或能量)就越少。

4.生物富集:某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由于营养级别高的生物会捕食许多营养级别低的生物,造成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鹰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5.食物链中不同生物因存在捕食关系而相互制约,在“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鼠的数量增加,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鹰的数量会增加;一段时间后,随着鹰的数量增加,鹰大量捕食鼠会造成鼠的数量减少,从而避免了鼠害对草原的破坏。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编辑推荐:

       2023年中考各科目重点知识汇总

  最新中考资讯、中考政策、考前准备、中考预测、录取分数线等
 
  中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特别策划更多
进入特别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