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中国地理概况重难点汇总
1、河谷农业、坝子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和基塘农业的差异
(1)河谷农业: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最为典型。
在青藏高原,只有这些地区海拔低,气温较高,土壤比较肥沃,适宜耕作,成为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2)坝子农业:
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当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渗漏严重,土层薄,不利于耕作。
只有被称为“坝子”的山间盆地条件较好,成为农业区。
(3)绿洲农业:
分布在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干旱地区。
有地下水出漏的地区和河流、湖泊沿岸因为有灌溉水源而成为发展农业的理想地区。
绿洲农业多呈带状、串珠状分布于荒漠的边缘地区。
(4)灌溉农业:
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水利工程发展的农业。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5)基塘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三角洲低洼地带开挖为塘养鱼;较高地带培土为基,种桑和甘蔗等。
基塘农业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典型形式,是一种生态农业和混合农业。
2、青藏高原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原因
(1)年温差小的原因:
夏季,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不太高;
冬季,由于所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并且日照时间较长,气温不太低,所以年温差较小。
(2)日温差大的原因:
白天,由于地势高,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等原因,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地面获得的热量较多,气温较高;
夜晚,由于空气稀薄,大气的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因此日温差较大。
3、夏季风的强弱与东部地区降水的关系
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从成因上讲属于锋面雨,是来自海洋的夏季风(温度较高)与南下冷空气之间交汇形成的。
在春季和夏季,夏季风逐渐加强、冷空气逐渐减弱,此时雨带向北移动,在长江流域停留一段时间,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在锋面影响下,形成梅雨天气。
在夏秋之交,夏季风减弱,西北风加强,雨带南撤。
有些年份,西太平洋副高偏强,位置偏西、偏北,导致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增强。
在强大的夏季风的推动下,雨带北进速度快,在南方停留时间短,长江流域以及整个南方地区降水减少。
对于北方地区来讲,雨带来得早,走得晚,降水较正常年份多,也就是南旱北涝。反之,如果副高势力弱,则夏季风弱,结果是南涝北旱。
4、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
准静止锋的成因包括以下几种:
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遇到地形阻挡,锋面的移动幅度很小。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有下面四种。
(1)江淮准静止锋:
6月份,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和南下的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交汇,此时由于冷暖空气势力相当,形成江淮准静止锋。
锋面在这个地区徘徊20天左右,持续降水,形成梅雨天气。该锋面向东一直延伸到日本,所以在同一时期的日本,也形成了梅雨天气。
(2)昆明准静止锋:
又称云贵准静止锋。成因是东北季风受到云贵高原地形阻挡停滞而形成,锋面位置一般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
贵州处于冷空气一侧,阴雨天气多,降水多;昆明位于暖气团一侧,降水少,晴天多。
锋面的发生时间为冬半年,“天无三日晴”反映的就是贵州冬季在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下多雨的天气状况。
(3)华南准静止锋:
主要活动于南岭及其以南地区,发生在冬季和春季,秋季出现较少。
在春季和夏季常形成暴雨,持续时间甚至可以达到10天,是这些地区的主要降水形式,对缓解春季和夏季的旱情有利。
(4)天山准静止锋:
冬半年,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受到天山的阻拦而停滞,在天山北坡和准噶尔盆地形成降雪。
这两个地区冬季的降水多属于此种形式。
5、内流区与外流区
按照河川径流的最终归宿和循环形式,河流可分为两种,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供给外流河径流的地区叫外流区;
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在沙漠戈壁中的河流叫内流河,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叫内流区。
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
从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当然这个分界并不绝对,在内流区内也可能含有面积不大的外流区,如新疆的额尔齐斯河;而处于外流区的东北松嫩地区、内蒙古黄河以南地区也有局部的内流区。
我国较大的内流河有塔里木河、伊犁河(新疆)、疏勒河、黑河(河西走廊)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