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中考网-全国站

中考网

2023中考冲刺经验:必须记住的七句话

2023-05-31 10:53:06佚名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3中考冲刺经验,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越临近中考,很多同学越心烦,因为最近暴露的问题太多了,心烦意乱又不知道怎么办。下面中考君跟大家分享一下临考经验,就是要告诉大家现在别慌,考前暴露的问题越多,你的胜算就越大!要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咱们往下看吧!
 
  01最后十几天是超越别人黄金时刻
 
  按理说,到了最后的时间里,应该争分夺秒,应该不顾一切,但是事实上越是到了最后都不想学,也学不进了。这时候,浮躁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同学们,机会就在这儿。
 
  什么机会?众人皆昏睡,唯有我独醒。当你的对手都昏昏然,飘飘然,不知所以然的时候,我们要把心思收回来,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我们便能在关键的时候超越我们的对手。到了最后十来天,没有什么大型考试了,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变态”了,我们这个时候是超越别人的最好时刻。
 
  02心如止水是学习最高境界
 
  背负着太大的压力,脑子里考虑学习之外的事太多,都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的。所以,每天要做到:一共不到20天,要一天一天度过。
 
  怎么过呢?每天要做到:心态平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便是最有效的学习。我可以较长时间不学习,但我学习的每分每秒都必须是高效的。因为大家都开始浮躁,按都按不住。干不下去了,怎么办?
 
  每天学习之前来一个自我提醒:我要学习了,哪怕就学半个小时,一定要做到全心投入,四大皆空,心无旁骛,做一个自我暗示。每天这样一个暗示,你一旦学起来,效率就高多了。
 
  03考前暴露问题越多,胜算越大
 
  如果每天都不能发现问题,每天都遇不到问题,每天都是那些熟悉的题目,复习来复习去肯定不行。考前暴露的问题越多,你的胜算就越大。所以,每天应该兴奋在对问题的发现中,陶醉在对问题的解决中。
 
  04成功就是别人想放弃时,你还在坚持
 
  关键时候,拼的不仅是你的知识,不仅是你的基础,更重要的,拼得是你的一种心态,一种顽强到底的心态。所以,中考不仅是考知识,还是考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两强相遇勇者胜。
 
  05考前要适当交流+锻炼
 
  关键时候已经到来了,这个时候最要求我们同心协力为对方提供正能量。这个时候有什么烦恼跟同学聊一聊,可能会缓解心理的压力。跟老师沟通一下,可能会大大的舒缓学习的焦虑,不一定要聊一些多么深刻的事情,多说一些接地气的、充满正能量的话,这个时候最要求同学们和老师们之间要加强这方面的交流,但是要适度。
 
  适度的交流和锻炼是提高学习效率、舒缓心态压力的最好方式。所以,我们所有同学,考前锻炼也要和学习一样去抓,每天争取一个小时的锻炼,希望大家都要不离不弃,我们一直坚持到中考。
 
  同学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一个人坐在空空荡荡的教室里学习,和七、八十个人坐在一起学习,那个气场是不一样的。如果同学们都在学习,你一个人在那个地方玩,你看周边的同学都在聚精会神的学习,你会迅速收心的。而且,适当的锻炼还会提高复习效率!
 
  06重点突破+横向突破
 
  什么是重点突破?就12个字:中考必考,看似会做,经常出错。就在这样的题上进行集中打击,集中优势兵力,你每一个学科都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你得学会学习后的反思。
 
  要重点突破,还要横向突破。所谓横向突破,什么意思?同学们手里都有今年各地模拟试卷汇编,或近几年中考真题、原题汇编。我今天有时间,挑出六个二次函数的题目来,六个二次函数我只要挑出来了,无论它面目多么陌生,只要挑出这六个题目来了,我必须把这六个题目拿下,所谓拿下,就是得满分了,就知道中考只要出关于二次函数的题目,我肯定能解决的,这是心理上自信心的提升。所以叫重点突破、横向突破。
 
  07回扣课本
 
  回扣课本并不是看课本,这个时候看课本是看不下去的。虽然看不下去,但中考前确实需要对课本的易错点、难点、重点进行有效的把握。那怎么办呢?
 
  第一个办法就是做题。课本上重要的知识点都有例题。拿过一个例题来,别去看,一看都明白,把书合上,自己做一遍,做完之后,再和答案一对照,所有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如果说这句话课本上有,你这儿没有,这肯定是出现意外了,出现遗漏了,就有可能被扣分。
 
  第二个办法,多做一些历年来中考常考的高频易错题。许多同学一做就出错,出错后就会考虑错在哪儿了,就抓紧回去找课本根源,所以,这样一个心理效果非常好,也减轻、解决了大家看书看不进去、不愿意看书的一些问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走到今天了,我们不要去跟别人比,我们就想我们还有不到20天,在现有的基础上,我能不能再多得20分,我能不能再多得30分?如果能够得到,我们一定无悔于人生,无悔于初中三年!
  首先,要保持稳健的心态。在高中学习期间,焦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应对焦虑的最好办法是短暂有度的放松或发泄,再加上加倍的努力和认真。唯有奋斗可以战胜情绪内耗。自我怀疑也可能常伴我们左右。应该认识到高考的赛道上唯一可靠的路标只有自己,超过从前的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而没有努力会是白费,搞不懂的题型就多做几遍,背不上的考点就多背几次。笨鸟先飞或许是伪命题,但日积月累的努力总能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其次,要寻找适合的方法。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切忌一味模仿他人,让自己疲于奔命,而应该听从老师建议,多与老师沟通,不断调适,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不过,有一些基本原则是共通的:
 
  第一做好学习规划,不留漏洞很重要。我习惯于用小本子记下自己的待办事项,需要整理的笔记、亟待补齐的漏洞、老师强调的重点等,时时提醒自己,日清周结。这样既可以记录自己的学习轨迹,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缓解焦虑,也可以防止健忘症,提高学习有效性。
 
  第二合理分配时间,学科均衡很重要。高考的赛道上最可怕的事情是“瘸腿”。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作为一个文科生,我把课余时间分成四份,两份给数学,一份给地理,剩余一份给其他学科。如此安排,实际上是短板明显之下的无奈之举。但我深知,避短是扬长的前提,只有在短板上舍得花时间,同时在优势学科上不自负、不敷衍,避短与扬长双管齐下,总分才可能有质的飞跃。
 
  第三不要好高骛远,扎实基础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最后的时间里,务请再回首,回归教材,扎扎实实掌握学科必备知识,完善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核心的知识体系。科学处理作业,相信老师,立足课堂,拒绝无意义的盲目刷题,不任性钻进牛角尖,不感性专攻难题。
 
  最后,要正确对待高考情境。在考场上,一定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的信念,相信自己的知识储备,做题不纠结,轻易不改动,心无旁骛,不要考虑考试结果,只要认真细心地完成试卷,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编辑推荐:

  2022年全国各省市中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最新中考资讯、中考政策、考前准备、中考预测、录取分数线等
 
  中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特别策划更多
进入特别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