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考点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浓溶液、稀溶液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1) 不同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2) 同种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3) 同种溶质,在相同温度下,等量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多。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二、溶解度和溶解性
1.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需要注意的四要素:一定温度 、100g溶剂 、饱和状态 、单位为 克 。
2.“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这句话表达的含义:①在20℃时,36.0g氯化钠在100g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或②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0g氯化钠。)
由此可知:20℃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g:100g:136g=9:25:34
3.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如:“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这句话的含义是: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在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
4.①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温度、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②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
③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外在因素:温度和压强
注意: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5.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三、溶解度曲线意义及应用
1.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曲线的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②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③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④溶解度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⑤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三种情况:
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如NaCl
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如:(1)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只能提纯硝酸钾,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结晶法)。
(2)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只能提纯氯化钠,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四、简答题
1.为什么打开某些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答: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打开瓶盖时,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减小,且碳酸分解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带出液体。
2.夏天喝汽水为什么会打嗝?
答:喝了汽水后,汽水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碳酸受热分解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会打嗝。
3.在寒冷的冬季,北方养鱼池的冰面上总要打很多洞的原因是?
答:增大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4.为什么要向鱼缸中通入空气?
答: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5.加热冷水时,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答:在水中总是溶解一些空气等气体,冷水受热时,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因此即使尚未达到沸点也常有气泡冒出。
6.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答:天气闷热时,水温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度变小,水中溶解的氧气量减少,而水面与空气接触,,溶解的氧气相对多些,因此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7.为什么汗带有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常出现白色斑迹的原因?
答:汗水中含有一些盐分(氯化钠),因此有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水分蒸发了,但盐分仍留在衣服上,就形成了白色斑迹。
8.给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变白色浑浊(或有白色固体析出),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温后会有熟石灰白色固体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