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高一后:给国际高中新高一的六个建议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步入高一后:给国际高中新高一的六个建议,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给国际高中新高一的六个建议
首先,高考我们大都经历过,学校里的老师目标明确,知道最重要的什么,大家都忙着刷题。这对我们没有太多的神秘感,不会有太多的信息不对称。可是一旦到了国际教育,我们就发现有很多的东西是陌生的,况且现在微信群和外部的信息太多了,有很多尤升学顾问夸大留学,变形信息,也有很多所谓的专业术语和国际教育相关的东西。
每个国家的要求都不一样,尤其以美国为主的申请是一个很综合的事情,有ED、RD和EA,还有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除了成绩GPA又要考标准化考试SAT,而且课外活动和申请的文章也很重要,好像有很多复杂的东西,所以一下子觉得这是一个很专业、很神秘的事情,担心自己犯错。
所以我要给大家第一个建议:这个世界上没有这么多神秘的东西,神秘只是因为你不知道。尤其是关于教育,在信息爆炸的情况下保持常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识是什么?举例来说,一个学习状态良好的学生是不用担心课外活动做得不够的。我经常在说一个观点:做好家务也是很好的课外活动。事实上,所有学习之外的,甚至学习本身也可以成为很好的课外活动。如果你在学习上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或者不一样的经历,比如做过老师的助教,这些都可以成为你的课外活动。
所以好学生自然能够进好学校,这是常识,不要以为做了一些特别的事情,一个学习不怎么样的学生也能进入很好的学校,这个事情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即使有也是运气。不存在哪个名师,哪个机构或者哪个学校,哪种方法就可以让孩子一下子脱胎换骨,即使有也是小概率事件。这些都是基本的常识,不必让外界的信息干扰我们的判断。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观点:回归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下面说一些大家都会比较关心的具体的事情,在出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这四件事情:英语、课外活动、考试、申请。
我先跟大家分析昨天一个很重要的思考。英语到底要学到什么样子才够?大家都说学英语应该花很大的力气去提升能力,而不是刷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很多的孩子就是靠刷题进了很好的学校。怎么来解释这件事情?我把我对这件事情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理论上出国有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你仅仅去学一个专业,学习一些知识,例如会计或者计算机。这对你的语言要求其实并不会很高,对语言的考察力度也没有那么大,也许你背背单词刷刷题差不多学一学,只要你专业知识学得好,基本上也OK。我们以前有很多留学生读了本科出去之后就是像这样学了一个专业,然后进入一个行业。
另一种状态是我们还有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去学习所谓先进的文化,我们要去跟当地比较有学识的人进行深度的思想和精神的沟通,这对于英文和对于英语世界积累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以至于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要求。
七年之所以一直在推动对这件事情的思考,就是希望我们孩子通过留学可以实现比较深层次的交流,而不仅仅是学到那些知识。英语到底学成什么样子才够用,决定了我们对于英语准备的基调,这是我的第二个建议。
对于大家参加的七年托福,我还是要强调一下:留学考试是能力型的考试,不要光刷题。如果说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留学学到更多的东西,能够有更多深层次的改变的话,那么更要注重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刷题。
第三个具体的建议是关于考试时间的。这个建议其实比较激进,几乎所有国际高中的老师或者升学顾问,都不会这么建议,因为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够尽快考托福,尽快考SAT,尽快拿出成绩来。
我们设想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出国的考试是能力型考试,第二个前提是英语的提升不仅仅是要考试,更包括未来语言的应用。对于出国的孩子来说,他的考试目标是在高三寒假1月1号之前(以美国为例)要拿出两个成绩:一个是托福成绩,一个是ACT或者SAT的成绩。
什么时候考最好?显然是越晚考越好。因为越晚就有越多的时间来提升英语的高点。孩子英语的高点在高三而不是在高一,所以太早的话考不出一个好成绩来。而且如果太早准备应试,就没有时间去打基础了。很多孩子都是高一才上国际学校,之前都是在体制内。科学地来说,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打基础,尽晚地去考试,而不是尽早地去考试。不过也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会影响考试时间的选择。例如,孩子的紧迫感。如果不去应试,很多孩子是绷不起来去进行这样的强化学习的。这是个体的因素。我的这条建议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理想化的,当然有些孩子基础比较好的话,也是可以调整的。
提问:老师,我有一个好奇的点。如果你在十年级或者十一年级的暑假第一次考托福,万一这个成绩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那第二次要什么时候考呢?
迈克:过半年考,你总要时间去提升的。我其实在强调练习就是应试。其实你高一寒假就可以去考一次,看看你的水平,我的point是不建议这么早就开始应试刷题。
考试这件事情是可以自己模拟的。其实你想知道自己的水平,并不是说一定要报名考试,完全可以自己拿套题进行模考,尤其是阅读、选择题的部分。所以我的建议是尽可能多一点时间来打基础,而且打基础不仅仅是参加七年托福,或者说参加课外的英语学习。理论上,上了国际高中都是全英文的,其实你认真看课本也是在学英语,但是事实上很多人课本都没有认真看完。
下面我要说第四个更加具体的建议:在托福(尤其是去美国)100分之前,不要着急开始SAT和ACT的培训,几乎是没有用的,完全就是心理安慰。举个例子来说,托福是中考,SAT是高考,你中考还没考好就着急准备高考是没用的,首先你得把中考的基础打好了,然后你再去准备高考。如果这个基础打不好就不要准备高考。托福如果考上100分,你也可以申请到前七八十名或者六七十名的学校,SAT并不是必须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很多人都太着急了。
然后,课外活动是一个大家都会问的问题,因为它在我们原来的高考体系里面并没有,去其他学校也没有,只有去美国才会强调。然而现在有太多的升学顾问或者留学机构把课外活动作为最能够体现他们工作的内容,试图引导孩子和家长去做一些听起来能加分的课外活动。这是我很不认可的一种方式。
理论上,课外活动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对孩子的锻炼——就是除了学习之外的那些锻炼。到底怎么来认识课外活动呢?这件事情我要用面试法则来说。课外活动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孩子学习之外的能力。因为GPA成绩,托福或者SAT标准化的成绩,是学习的表现。而美国的精英学校要看到孩子全面的发展。
美国教育非常重要的优势或者特点就是一直到大学都在强调博雅、通识、全面的教育、全人教育,这是美国教育跟其他国家教育很不一样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只有美国才能够保持下来这种贵族教育——全人教育,即使英国都是很早地从a level的时候就可以分专业只选理科。但是美国前20的大学本科是不分专业的,包括400多所文理学院都是不分专业的。它的通识教育一直延续到大学。所以课外活动为什么重要?就是要通过课外活动来体现孩子的能力,或者是锻炼孩子的能力。
很多年前我们在做留学,包括这些年一直在跟国际教育的家长或者孩子在打交道,就会碰到一些比较极端的case。举个例子来说,孩子已经高中了,跟我谈了两个小时,只说了三句话,而且明显他不是因为当时的状态不好,而是性格就是这样。这样的孩子基本地跟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都没有,如何探讨活动或者其他内容?这时候还在去考虑一些很时髦的课外活动没有意义。我们一起想象一个场景,给你儿子一个哈佛面试的机会,你觉得你孩子有没有机会?
他在面试当下就能够表现出来的他的仪态,他的沟通,他的眼神,他的思考,他的回应,他的能量,他的气场,他是不是能够给别人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使得别人认可他。很多的时候,家长问我们课外活动怎么找,这些当然是可以考虑的,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个活动是不是一个真正能够让他成长,这个活动是不是包含了过多的人为刻意的内容。如果是这样的活动,是很难锻炼能力的。这就变成了一张作秀。所以我一直在提的面试法就是回过头来我们整个教育其实是来帮助孩子成长的,所有的设计的机制都是在帮助孩子成长,不能就直接冲着这个形式,而是要思考形式背后的逻辑在哪里。
所以这是第五个建议。学校才是最好的活动场所,尤其是国际学校,都是有很丰富的学校的社团活动。在学校里面组织各种俱乐部,孩子们在一起去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过程当中去锻炼他们的团队意识,锻炼他们的一些沟通能力,这就是最好的课外活动。甚至我觉得做家务都可以是最好的课外活动。如果一个孩子他很积极的做家务,你会觉得他就是很有责任心。
第六个建议就是关于留学顾问的。理论上90%以上的家庭都会请升学顾问,但请升学顾问我的最大的一个观点是,不能外包,不能把这些事情全外包给顾问,大家应该一起来思考,升学申请的过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就是要整个家庭以孩子为中心,一起回顾孩子的过去,找到他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去展望未来他的方向,这是成长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吧?
我们国内高考,我们的教育里没有这个环节,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其实从申请大学专业开始,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抓阄的过程,因为我们没有铺垫,对吧?申请大学选专业,我相信我们的同龄人都是这样的,我估计现在的孩子很多也是这样的,在填志愿之前从来没有思考过专业这个问题,对吧?一直到选专业的时候,也许就几个小时顶多几天就决定了这个或许影响到他未来一生的事情。
前天我回宜兴老家,就发现有一些高中毕业的孩子,选工作完全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只是看机会在哪里,而不会思考我想要做什么。最后造成现在最时髦的事情,就是考公务员。为什么造成这样的现状,是因为我们教育的进程里面没有这个环节来让我们思考我们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教育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解决我们未来人生的方向问题。
申请恰恰是我们要一起来讨论未来我要去哪个学校,读哪个方向。所以不管请不请顾问,一定不能外包这件事情。这是我认为留学为我们提供的成长机会。如果我们把它外包了,那么我称之为买椟还珠。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这是我需要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但是并不是不要找顾问,我觉得可以考虑找一个顾问来帮忙。我觉得家长有客观的需求,因为美国离我们太远了,我们对国外的学校不是很了解,但是美国的学校每个都太不一样了,需要有一个比较了解学校的人的辅助。
一个是你要了解自己,第二个是你要了解学校,找升学顾问来了解学校的优势是比较凸显的,但是了解自己是需要学生和家庭多做一些努力。考虑到年龄差距,家长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会存在比较大的冲突风险,所以有一个顾问介入可以缓解这样的冲突。所以我建议在高一上学期的时候,可以去找一个顾问。这是我的八个最重要的战略性的建议。两个提醒,抵御焦虑和内卷的唯一武器就是独立思考的勇气。但是你要真正让孩子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是经过我们的思考后的道路。如果你有这样的思考,就不会内卷焦虑。
我有个特别喜欢的学生,Victoria,她想要当个兽医,而俄亥俄州立大学是全美前三,所以他很高兴去了那个学校,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非常酷的状态。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国际学校走了国际化道路之后,有个非常重要的不一样的点,就是跟高考相比。高考是一件很简单很纯粹的事情,目标只有一个,路径也只有一个。所以孩子就是努力学习,完成老师的作业。过程非常简单清晰,所以理论上不需要太多的自我管理,就几乎可以做个“没有脑袋”的人。这个脑袋我指的是不需要战略思考,只需要一些技术层面的完成。
但是走上了国际道路这条路之后,从高中就开始孩子就要面临的自我管理。举个例子来说,每个学校都有申请,每个学校都有申请不同学校的学生,所以学校不会只安排准备所有申请美国大学的资料,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事情比如托福SAT申请都要自己搞定,理论上要家庭搞定。学生不行就家长来对吧?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家长来完成这些任务。但是问题这是属于学生的事情。如果都是家长准备了之后,学生对于相对应的事情是有信息差的。
理论上最佳的方式是学生自己能够自我管理好要做的各种事情。很多事情你要花好几个小时甚至花好几天才能完成,你必须要每天按时间管理完成,这就是为什么孩子觉得IB课程太难了,IB课程挑战太大了,就是因为缺乏自我管理,最后所有的事情都堆积到截止日期,与此同时,他还要去准备托福,准备SAT,还要准备课外活动,还要去写文书,所以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那就需要一个特别重要的能力,就是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的能力,而这个也恰恰是最需要锻炼的能力。
所以这样的一个机会,去锻炼这个能力,哪怕现在不行,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要给这样的机会,给他这样的压力,让他自己调整时间,让他慢慢地培养起这样的能力来,这才是最关键的事情,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二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相关推荐:
2022年中考体育考核注意事项及训练方法汇总
2022年中考各学科知识点及考点汇总
关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