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中教学反思:图形和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2017-12-13 17:56:53中考网编辑
《图形认识初步复习》教学反思
让学生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框架,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语音抑扬顿挫,能富有激情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趣味性。节奏感强,能针对教材难度递进设计,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分层目标,由浅入深的设计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使得知识点的综合性更高,综合能力培养目的更强,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双边活动深入,课堂整体复习效果明显。由于是整章框架式复习,知识面广,又要考虑全体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效果,这为40分钟时间的教学设计造成了更大的难度,这更具有挑战性。如何让整章知识点框架体系得以完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更深入的构建学习框架,梳理各个知识层面的联系,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九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学反思
上课之前我就琢磨,怎样才能让学生从方程思想过渡到函数。函数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是初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这这类利润问题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在上学期的二次方程的应用,经常做关于利润的题目,其中的数量关系学生也很熟悉,所不同的是方程题目告诉利润求定价,函数题目不告诉利润而求如何定价利润最高。如何解决二者之间跨越?于是在第二节课的教学时我做了如下调整,设计成三个题目:
1、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要想获得6000元的利润,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
(学生很自然列方程解决)改换题目条件和问题:
2、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时,商场能获得最大利润?
分析:该题是求最大利润,是个未知的量,引导学生发现该题目中有两个变量——定价和利润,符合函数定义,从而想到用函数知识来解决——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并且利润一旦设定,就当已知参与建立等式。
增加难度,即原例题
3、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一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该题与第2题相比,多了一种情况,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需要两种情况的结果作比较才能得出结论。我把题目全放给学生,结果学生很快解决。多了两个题目,需要的时间更短,学生掌握的更好。这说明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在题目的设计上要有梯度,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还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