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中考网-全国站

中考网

中考作文拟题的方法(2)

2015-03-29 22:23:30中考网编辑整合


  二是春游的花费一年高于一年,同学之间攀比、摆阔现象越来越严重,吃的喝的得准备许多,把书包塞得满满的,还要带上几十、甚至上百元钱,有的家长确实负担不了,同学中奢侈的风气也有所增长。

  基于此,我们希望在春游时学校能尽量使我们放松,玩个痛快,同时,还要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当然,注意安全,注意劳逸结合也应当做出适当的要求。

  4?对比法

  通过多角度联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加以对比,使读者一见便知正误,细读便明是非。如《千字文与百万奖》,写英国两生物学家以一千字文而问鼎诺贝尔奖等事例,说明文章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将两个悬殊颇大的数字对比陈列,鲜明贴切,言短意长。这样的题目很多,如名著《红与黑》、《战争与和平》、《警察与赞美诗》,报刊时文《"出名"与"苦恼"》、《扫一屋与扫天下》、《"上梁"与"下梁"》、《"皮匠"与"诸葛亮"》、《移山与搬家》、《时髦与流行》、《冷面孔?菩萨心"》、《解放思想≠胡思乱想》等等。下面这篇例文,《一天和一年》其实揭示的是"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令人深思。

  一天和一年

  一位画家在拜访德国著名画家门采尔时曾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张画只要一天时间,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严肃认真地对他说:"倒过来试试吧,如果你用一年的时间去画它,那么只需一天就能够卖掉它。"

  读了这个故事颇受启发:一个人成功和他付出的努力,就一般情况来说,就多数情况来说,是成正比的。他付出的努力越大,所获得的成果就越大越多;反之,成果就小而少,甚至一无所获。但是有的人,也包括我们身边的一些同学对此却缺乏必要的认识。他们受社会上各种驳杂?理论"的影响,把一个人的成功仅仅归于所谓"天资"、"灵感",从而放松为达到某一目标而需要的矢志不渝的努力。

  例如,有的同学看到某些纪录影片或电视节目中,一些艺术大师即席而作,时而大勾大勒,时而泼墨泻染,只几分钟时间就会画出亭亭玉立的荷花、挺拔苍劲的青松、潇洒自如的翠竹……于是倾慕不已,希望在自己的身上也能出现奇迹,一觉醒来,在某一个早晨就能获得一种非凡的能力。其实这是不恰当的。撇开我们的水墨国画与西方油画等创作方法的不同,单就这些大师的这种挥洒自如、即席成画的能力如何形成而言,就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就拿宋朝的文与可来说吧,他作画时确?成竹在胸",一笔在手,稍加勾勒,几支竹子就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了。但他画竹之前是做了怎样充分的准备啊!他每日坐卧于竹下,看竹芽,看幼竹,看成竹,他风里看、雨里看、雾中看,他仰视、平视、俯视,经过反复地观察,使竹子的各种形象烂熟于心,才能将其再现于纸上。再拿国画大师齐白石来说吧,为画鸡雏,他买来鸡雏每日观察;为画金鱼,他喂养各种金鱼随时观察;为画蚯蚓,他掘得蚯蚓反复观察……他笔下的花鸟虫鱼没有一样不经过上百次乃至上千次的观察,又经过几十、几百、上千次的反复揣摩、反复练习才正式画出、公之于世的。可见,这些大师们能即席而作,恰?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门采尔与那位画家的对话表现的是同一道理。就大多数情况而言,用一天画成的油画,即使有多么成熟的构思,在画法上也是粗糙的,而经过长时间的认真创作才有可能在艺术上有特点以至于登峰造极。隔行不隔理,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学习上是否也应当有如此认识呢?

  5?点石法

  吕洞宾能点石成金,我们也可以将古人词句、成语,通过拆开、反说、歪接或者模仿等方式加以改造,旧瓶装新酒,以前人之语道本人之意,往往别出心裁而自成境界。如《"弄斧"需要到"班门"》、《"顶天"需"立地"》、《不是叶公也"好龙"》、《一花知春》(化用成语"一叶知秋")、《糊涂难、明白更难》、《有规矩就能成方圆》、《忠言岂能顺耳》、《忠言不妨顺耳》、《留得清香在人间》(模仿王冕《墨梅》诗"只留清气满乾坤"而成)、《诚以养德信以修身》(仿用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明"诚信"对人的道德完善的重要)等。有一篇文章针对一味求稳,甘于求慢的传统心理,向人们发出大胆创新、大步前进的号召,文题巧妙套用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名句,化成了《怎一个慢(愁)字了得》,令人备感新颖别致,使文章平添一种魅力。请看下面这篇文章的标题:

  众口岂能铄金

  《史记·张仪列传》中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语,意思是众口一词,即使是金石也可被销毁;一次次的毁谤,久而久之,也能致人以毁灭之地。唐?先生《琐忆》一文中引用这一成语,意在说明舆论的力量极大,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众口能否铄金?中国有句古话:"人言可畏。"可畏之何在,就在流言能杀人。一代名优阮玲玉之所以走上绝路,就是流言使她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是靳尚、上官大夫、郑袖等坏人"众口"使他被流放。林则徐厉行禁烟,代表着觉醒的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和魄力,然而,昏庸无能之辈的"众口"却使满清的皇帝"龙颜大怒",以至于被发配伊犁。看来,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小人们的"众口"还真能"铄金"呢!

  但仔细一想,这些小人们的"众口"真的"铄金"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们诬人之口并没有使历史上的真金真正地被熔化掉。在人民的心里,他们仍是光彩照人的英雄。而且,他们虽然在一定的时间被蒙上了历史的灰尘,但终被历史的阳光拂去了灰尘而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光照千古。这是因为,试图"铄金"的"众口",决不是人民大众之口,决不是历史正直人士之口,而只是少数奸佞之口。他们或出于一己私利,或出于少数人的利益,拼命诬蔑、攻击那些阻拦他们道路的人,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是,他们只能得势于一时,因为他们终究是历史上的极少数者,而真正的"众口"决不会铄金,真正的"金"一样的人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其次,"真金不怕火炼",莫说是熔点很高的金子,就是一般的金属,又岂能被躲在历史阴暗角落的坏人们点起的鬼火所熔化?屈原虽被诽谤,遭流放,但他仍"上下而求索",虽"九死而不悔";林则徐虽充军伊犁,但他仍寻找一切时机,为当地人民造福,毫不灰心。其他遭受统治者的诬陷和迫害的人,如岳飞,屈死风波亭上,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至死不渝;谭嗣同临刑前仍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表明自己不悔的心志。

  在我们今天改革开放中一切奋斗的仁人志士,都应当照一照历史这面镜子,要倾听人民群众"众口"的批评,不畏惧坏人"众口"们诬蔑,做不怕火炼的真金,不懈于自己的努力奋斗。

  6?化俗法

  生活中有许多俗语、熟语、流行词汇、流行歌词等具有大众化、时代性的语言,我们套用或化用过来,人们听之亲切,读之会心,能达到雅俗共赏或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如《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打狗无须看主人》、《该出手时就出手》、《幸运是汗水的红利》、《人言可乐》、《一句话,一辈子》(周华健唱的《朋友》中的一句歌词,突出了朋友间的诚信)、《明明白白我的心》(意即恪守诚信的心)等。请看1990年的一篇高考作文:

  太阳与黑子

  一个小姑娘跟着妈妈在花园中散步,忽然她扯着妈妈的衣角儿嚷:"妈妈,这儿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每朵花下面都有刺儿。"原来路旁怒放的尽是各样儿的玫瑰。

  这毕竟是小孩之言。难道花下有刺就意味着这地方便坏吗?显然,这不符合逻辑。莲花下面也有刺,然而它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备受文人墨客们喜爱。有花,有叶,还要有刺儿,这才是真正的玫瑰。不能因玫瑰"有刺儿"得出"这地方便坏"的结论。

  然而,生活中竟有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者在。看到别人有缺点,就冷落甚至打击对方;看到人家犯错误就污蔑甚至火上浇油地诽谤;看到我们的改革事业出现挫折,就一棍子打死,将其看得一无是处。

  对待一个人,看待一件事,既不能"因喜以谬赏",又切忌"因怒而滥刑"。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全面地分析和辩证地否定。

  《虞初新志》中有一则故事,说周处起先是凶蛟恶虎一般的祸害,为患于乡里,但后来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上山擒猛虎,入水斩蛟龙,并且学于二陆,终成大业。古人?朝闻夕死",只要肯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便不失为有志之才,更何况建功立业、造福于人民之人呢?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想当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就立下主宰世界沉浮的誓言;抗日战争中,他麾师北指,让日寇闻风丧胆;解放战争中,他一声令下,百万雄师过大江,将反动派打得落花流水;建国以后,又是他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家立业,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人,抓住毛主席晚年犯的错误不放,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几欲酿成大错。想太阳还有黑子,即便是伟人,难道能保证他不犯错误吗?所?金无足赤",谁能保证自己是十全十美的呢?

  看待我们的改革大业也是如此。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就意味着冒险。所以即便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是在意料之中的。邓小平同志说:"这场动乱(去年)是迟早要到来的,……"真正饱经风霜的革命家就能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发展中的问题。

  这位同学采用类比联想法命题,用流行词汇作标题,十分形象地将题目中原材料(见1990年全国高考题)的深刻内涵阐述清楚,文题相互辉映,分析问题视点较高,认识较深远。

  拟题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数学公式法(如《7-1=0》暗示7个背囊中如果去掉了"诚信","美貌"、"金钱"等就都会丧失)、直抒胸臆法(如《背起诚信的背囊走一生》、《没有了诚信,还能走多远》、《用诚信摆渡人生》、《选择中华魂》)等等,同学们应该自己学会总结。

  要引起注意的是,实际上,拟定一个题目,往往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如上面所举的《诚以养德信以修身》就既用了引用法,又用了点石法,其他许多例子也是如此,同学们可以自己分析一下。

  还要注意的是,拟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它与正标题一起,共同提示文章的内容或主题,相得益彰,不可或缺。读后感往往就是这种格式,正标题或提出观点,或揭示论述范围,或单刀直入(点明该文就是读后感,这类文章往往无副题);而副题则指出所读的作品是什么,如《纳谏与止谤--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读〈画蛋〉有感》。其他文体也有这种形式,如《火刑--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换汤"先换"药","画虎"不照"猫"--国企改革不做表面文章》、《美丽的诺言--"芦柴棒"是怎样成了"包身工"的》等。

  综上可见,拟题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是构思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拟好一个题目是同学们写作能力的体现。"万事开头难",往往一题既得,便境界大开,思路豁然,文章一挥而就。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特别策划更多
进入特别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