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中考网-全国站

中考网

中考作文写"事"类作文专题训练之模拟演练(2)

2015-03-07 22:28:33中考网编辑整合


  作文第二自然段的心理描写生动传神,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作用。最后"忽然涌起"的感觉,更是对文章主旨的正面揭示。

  [例文参读二]

  停电之后

  又是晚自习。教室的天花板上的五盏日光灯正热烈地发着白光,刺眼的亮。英语老师精神抖擞地大讲特讲,我们却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像霜打的茄子。老师的声音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唉,又是什么动词的过去进行时、现在进行时。我的头似乎渐渐变大,大得连脖子都承载不住了。

  "耶--"欢呼声骤然响起,怎么眼前一片黑暗?哦,停电了!教室里顿时乱作一团,刚才那些无精打采的"泥菩萨"这下一个个全活了!"这下好了,不用听那枯燥乏味地讲课了!"同桌的话中满含兴奋。

  "安静,安静!"喧闹中隐约可辨老师的叫声,还有教鞭敲打桌面的声音。教室里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这时,窗外飘来了嘹亮的歌声。哇,好快乐的歌声!在这个黑暗的时刻,许多人和我们一样,欢乐无比。

  "同学们,我们来唱英文歌曲,好吗?"老师提议。"好!"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是啊,英语语法虽然乏味,但唱英文歌曲还是有几分乐趣的。首先是《Myfriends》,接下来是《Hello,howareyou》。蹩脚的英语加上走调的旋律,听起来虽然感觉有些滑稽,但我们还是唱得非常投入,比刚才的听讲认真了一百倍。

  会唱的英文歌曲实在太少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唱完了。教室里陷入了暂时的寂静。有人提议李运欢同学来段笛子独奏,他也爽快地答应了。一时间,教室里响起了悠扬的笛声。不知是什么曲子,反正听起来挺悦耳的。

  笛声消失了,又是寂静。"老师,请您也表演一个节目,行吗?"一个怯怯的声音传达出我们的心声。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一个,来一个!"有节奏的呼喊声一浪盖过一浪。也许是被我们的激情所感染,老师答应为我们唱一支英语歌。"sayyou,sayme……"啊,多美的歌声!想不到平日里连笑容都难得一见的老师竟能唱出这么抒情动听的歌,想不到那些令人讨厌的英语单词在她的嘴里竟有如此美妙。教室里只有歌声在回荡,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兴奋。老师唱完了,这一次掌声更热烈。我忘情地鼓掌,只觉得手阵阵作痛。

  忽然,眼前一片光明,来电了。"现在开始上课。"老师正色说。教师里响起了一片低低的嘘声。

  "铃……"下课了,又是一片欢呼声。老师摇摇头,微笑着离开了教室。

  "咱老百姓,今晚真高兴……"不知是谁唱起了歌,顿时大家齐唱了起来,笑声、歌声汇成一片。啊,停电的夜晚我们真高兴!

  但愿,明晚最好还停电!

  [例文评点]英语晚自习正紧张无奈骤然停电,不想却引出了一场师生同乐、其乐无穷的精彩歌会。小作者将这场黑暗中的歌会写得生动有致。这场一时兴起的歌会唤起了"我们"久抑的纯真和活泼,唤起了久违的青春激情和浪漫,最终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难得的真情渲泻、难得的轻松和快乐,当然还有这篇精彩、耐读的文章。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篇文章的材料源于生活,新颖、独特。作者善于将材料进行生动的演绎:一是用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心情,渲染出课堂沉闷、紧张的气氛。二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铺垫映衬。如开头老师的"精神抖擞"和学生"泥菩萨"般的精神萎靡的对比,中间的活泼欢愉和开头的沉闷压抑的对比……有力地衬托出唱歌时的欢乐。

  [文题之六]

  老作家巴金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在谈及创作体会时,巴老说他主要得益于小时侯阅读的大量文章和背诵的五百多篇古文。著名语文教师张必琨也说:"小时侯并不要求能理解古诗文的意思,背得多了,年龄大了,自然也就理解了,并且也就成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了。"

  请以"背书"为主要内容,自拟题目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构思点拨]背书,一件学生并不陌生的事情。背书的烦琐、背书的劳累,还有成功背诵后的喜悦和轻松,莫不是一件件宝贵的素材。语文、外语、政治,均有可背诵的内容值得一写;自己、同学、老师,均是可写的人物。仔细回忆自己背书的喜怒哀乐,是不是已经颇有感触。

  例如一名学生在仔细观察了班上同学背书时的种种姿态后,写下了作文《背书众生相》,用比喻的手法,将同学站着背书的样子比作是"不倒翁",将同学俯身背诵的姿态比作是"大猩猩俯下身子抓东西吃"等,并配以背书的相关故事情节,作文显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

  [例文参读一]

  诱惑

  离我们的教室还很远,就可以听见班上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

  学生读书有什么奇怪吗?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我们上古文课的第一天,语文老师就宣布政策说:"同学们,这每册十课的古文,一定得全部背诵。期末考试,古文占30%的分值;中考,单古文默写就有12分。其地位由此可见。现在,我宣布:在期末考试之前,大家都得将古文全部背完。而且,最先到我手中一口气全部背诵者,还可以得到奖品--一本至少5厘米厚的作文书。"

  5厘米厚的作文书呀!大家一听都兴奋极了,谁都想第一个到老师那儿把古文全部背完。你说,这自习课读书的声音怎么拿不大呢!

  我当然也不例外,一有空就拿起书读呀背的。好在我的记忆力不错,背起来时并不十分吃力。放学回家,我也会把语文书带回去;在学校的自习课,我更是竭尽全力地读呀背呀。好不容易我终于一课一课的在小组长那儿搞定了,不过那是勉强过关的,真要到老师那儿一口气把这十篇古文全部背下来,而且最多只能重复三次,想想我一重复就是六七次,我不觉吸了口凉气,终究不敢走到老师面前。

  想去又怕去,一烦恼,我心里不由得升起自暴自弃的想法,干脆不想那本作文书了,也不背了;可是一躺下,那足足5厘米厚的奖品书就在我眼前晃动。于是,我又重新振奋了精神,拿起书,大声地读了起来。

  模模糊糊中,我发觉我自己好像拿了书,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声音响亮而又准确无误地背了起来。转眼十几分钟过去了,我也已经背到最后一课了,老师正微笑地看着我……突然,一阵吵闹声不知从何处传来,我睁开眼一看,咦,怎么还在家里呢?噢,原来我读书读着读着竟读得睡着了,还做了一场美梦呀!

  真的希望这个梦是真的呀!美梦啊,你什么时候能实现呢?

  [例文评点]本文写了一个美丽的积极的梦:因为学习的需要,因为奖品的诱惑,小作者梦中都在读书背书。梦是现实生活的缩影,作文就在这样的美丽的积极的学习气氛中将校园生活的小事泛出了眩目的浪花。作文以琅琅书声开篇,第三自然段解释悬念引入正题,对奖品夸张的描绘更增添了梦的诱惑。作文心理描写甚为细腻,"那足足5厘米厚的奖品书就在我眼前晃动",真切而又生动。我们也相信,只要认真学习,作者的美梦就一定能成真。

  [例文参读二]

  背书小记

  俗话说:"读书十年寒窗苦。"的确如此,打我跨进学校的大门,从幼儿园到小学,又从小学到初中,我算是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俗话里所蕴藏的不平凡的哲理。

  "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本册的古文已经全部学习完毕。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朗读并且背诵。从下周开始,如果谁能在我那儿一口气背完五六单元这十篇课文,必定重重有赏。当然,如果有谁在三个星期以后还不能背诵一半以上课文的,我也决不轻饶。"瞧,语文老师满是诱惑又不无威胁地说。

  "唉,又是背书,我一看书就发晕。赏我是不敢领的,不罚我我就感激不尽了。"同桌嘀咕着说。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不,才过了两天,就有一个胆大包天者第一个到老师那儿去吃了螃蟹。据一位尾随偷窥者报道消息说,其实伍新林按严格的要求是不能算背诵的,因为他结结巴巴地背了老半天,老师还提醒了他几次。听到这个内部消息,一股嫉妒之火在我心中油然升起,他都能背,难道我就不能?

  于是,我开始苦练嘴皮功。早晚自习课自不必说,课外活动我也不肯放过。"唉,背书苦,背书累,背书又要花精力,背书还要费口水。"我硬着头皮读书背书,不知不觉又唠叨起同学们自编的背书顺口溜来。

  分分背,时时背,天天背,三四天过去了,我居然也能够一口气背诵这十篇古文了。终于,一个难忘的早自习,我大胆地走向老师,在十五分钟之后,我顺利地背诵了十篇课文。看看老师手中的古文背诵排行榜,本小姐名列第七。

  "以后的日日夜夜都全国解放了!"一回到座位,我就高兴地对同桌说。

  背书苦,背书累,背书不是一个好滋味。不过,等到你能够背诵所要求背的课文时,你会发现,背书的滋味其实还蛮不错。这不,我不就已经体会到了吗?

  [例文评点]一次背书经过,也成了小作者笔下的好素材。作文语言诙谐幽默,例如第四自然段的"胆大包天者"、"吃了螃蟹"以及"尾随偷窥者"等等;小作者写人记事独辟蹊径,概括叙述与细节描绘巧妙结合,不人云亦云的写如何如何的读书背书,只在第五、六两个段落轻轻描说。另外,关于"我"背书的起因--"一股嫉妒之火在我心中油然升起",也很有生活气息,真切而又实在。最后一自然段作者的发现,让一般的背书故事上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较好地深化了文章主题。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特别策划更多
进入特别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