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中考网-全国站

中考网

中国教育20年从“辅导”走向"棍棒“教育(3)

2011-12-07 10:32:19佚名

  他回忆当时出版社组织巡回演讲的情景,每次巡回演讲都有近百名学生家长前来参加,常常连作为主办方的他都没有办法靠近黄全愈,“里三层外三层,围得严严实实”。

  但令这个记性仍旧十分不错的出版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家长们的重复提问,“我的孩子整天看电视怎么办?”“我的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这些问题问得黄全愈哑口无言。

  周伟励说:“当时的素质教育说白了是一种比较虚的理念,但家长却希望作者能给他们‘开处方’,这个不现实。”

  但最终,这本当时被媒体称为第一次将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引进中国出版界的书被加印了整整13次,总销售量高达22万册。

  哈佛女孩 标准好孩子的出现

  一年后,被人熟悉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出版,在那个父母望子成龙近乎疯狂的时代,具体、活生生的刘亦婷成为了偶像,家长们无不渴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第二个、第三个刘亦婷……从2000年8月问世至今,此书持续畅销200万册。

  家长们第一次知道刘亦婷,是在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头版头条的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

  最吸引当时家长的是记者报道的末尾: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消息借助网络,顷刻之间传遍全国,新华社向全球发了通稿;无数中学和小学的老师们,自发地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推荐刘亦婷的事迹。

  和《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所不同,刘亦婷的母亲、作者刘卫华更倾向于给迷惘的家长们开出一张具体的“处方”。

  在这本书中真实而细致地记述了刘亦婷0-18岁的成长过程,和父母在其不同成长阶段的育儿思路及培养方法,如:0-6岁全面开发心智,小学阶段塑造灵魂+训练技能、逆反期调整教育方法、中学阶段保持航向走向成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观察与思考、初次访美的出色表现、冲刺哈佛的顽强拼搏。

  今年23岁,现在在广州一家服装策划公司工作的蔡小婷对这本书印象深刻。“好几年前,爸爸给我买过这本书,把书拿到我面前对我说:‘你看看人家’。”蔡小婷当时看了,而且还给爸爸写了信,“我的爸爸妈妈和那刘亦婷的爸爸妈妈不一样,所以我没办法和刘亦婷一样。”

  蔡小婷说,她始终不喜欢刘亦婷,一是因为爸爸妈妈喜欢让她产生反感,二是因为跟这种中国标准好女孩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蔡小婷还记得,那本书上说,“婷儿幼儿时代最钦佩的人是安徒生,因为他给全世界的小朋友留下了那么多美丽的童话;婷儿在少儿时代最钦佩的人是科学家和雷锋,因为科学家使人类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文明,而雷锋一生都在无私地帮助别人。”

  “但我幼儿时代最钦佩的是卖糖葫芦的叔叔。”蔡小婷说这话时咯咯大笑。

  从全能小孩到普通小孩

  从文艺家长到特殊家长

  从《素质教育在美国》书中把“素质教育”概念介绍到中国来的孩子矿矿,到中国标准好女孩的刘亦婷,再到后来因为《萌芽》中学生作文大赛兴起的少年作家韩寒、郭敬明,最后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普通小孩圆圆。

  中国家长眼中的“好孩子标准”实际上是从样样拔尖的刘亦婷到韩寒这样在某个领域取得成绩的成功者最后到身心健康的普通好孩子。

  教育学者、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说,当中国家长发现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品学兼优时,他们就会转而追求一种“普通可触及的健康”。

  这些塑造好孩子的教育畅销书也开始从之前对“素质教育”概念的推广转变为向中国家长提出更加具体的解决方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在书中引用的例子都是现今家长们实实在在碰到的难题。

  尹建莉在这本书中这样写道,“女儿圆圆刚上学时,学校给新生家长开会,提出家长应该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等要求。但我没那样做,只是在最初几天,当孩子对学校生活、写作业这些事都还比较陌生时,在旁边给予她一些指导和提醒,让她尽快熟知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做法。这个时间只有一周,后来就没再管她既不陪写,也不刻意检查她的作业,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该写作业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特别策划更多
进入特别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