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中考网-全国站

中考网

周末生活:大学生"村官"周末出征

2009-11-19 10:40:00佚名
   摘要:在苏北,“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一是资金,二是人才。对于大学生任职村官,国家行政学院著名教授、人力资源教研室主任刘旭涛博士认为,长期以来农村成为人才的“洼地”,鼓励大学毕……

  7月10日,江苏1011名大学生“村官”选拔名单敲定,这也是该省首次选拔千名学子赴苏北五市经济薄弱村任职“村官”。本周双休日,江苏省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计划将举行出征仪式,为这1011名奔赴苏北五市25个县(市、区)的1011个乡村“走马上任”的大学生集中送行。

  昨日,江苏省委组织部专门召开了相关座谈会,请来4名即将赴任的“准村官”畅谈上任前的感想。会上,4名“准村官”代表纷纷表达了奔赴苏北的决心,“农村需要我们。”即将“献身”盐城的扬州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姚洪兵一句话,道出了所有“准村官”的心声。

  然而,面对这些“准村官”,面对这些即将远离都市生活的“80后”,有人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好的“带头人”,作为刚出校门缺少社会和基层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村官”,究竟能给农村基层带去什么?这一举措真能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之困?大学生们到底是冲着待遇和机会来的,还是真想到农村来开创事业?如果带着功利的目的能否真正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行成于思,毁于随。不难想见,这一长串的提问不仅带着发问人的忧思,更带着社会的冀望。所以,如何为这些“任前忧思”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将成为大学生村官工作实践中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建设新农村人才要先行

  苏北五市,其地理幅员和人口规模,堪称江苏的“半壁江山”。但苏北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经济占很大比例,作为江苏经济欠发达“洼地”,苏北新农村的建设任重道远。

  近年来,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正稳步加快,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然而部分地区与“小康”二字还相差甚远。其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村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层次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欠缺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能力。

  在苏北,“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一是资金,二是人才。对于大学生任职村官,国家行政学院著名教授、人力资源教研室主任刘旭涛博士认为,长期以来农村成为人才的“洼地”,鼓励大学毕业生当“村官”,正是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选任大学生村官是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双赢之举。”刘旭涛说。

  这次面向全省高校选拔的千名本科以上学历大学生到苏北1011个经济薄弱村工作,他们将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助理职务。此举开全国干部人事制度之先河,大学生村官全部列入乡镇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

  在当前就业难、在大城市就业更难的严峻形势下,国家在待遇和保障上给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对大学生“自降”就业门槛,主动到基层去建功立业,不少人在嘉许的同时提出了疑问——“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们对“村官”的选择是出于自己对农村的感情,抑或是出于自己对这份职业的兴趣,还是仅仅是因为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有观察人士认为,任职“村官”,可能是大学生在严酷就业环境下的现实选择,这种选择很可能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权宜之计,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毕竟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工资待遇及政策优惠还是具有一定的诱惑力。

  该人士称,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大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都变得异常现实。十年寒窗苦读,毕业后找一个环境待遇俱佳的工作,在繁华舒适的都市里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是每个人的心声。然而,市场经济的法则是优胜劣汰。因此,本次选拔就有大学生抱着做1年“村官”,借此“跳板”相关的政策待遇再去考研、考公务员的心态。

  “思想优势莫因基层打折扣”

  然而,局外人的“现实观”,并没有遮挡所有大学生“村官”的脚步。

  已经接到录用通知的宿迁籍毕业生付晶晶告诉本报记者:大学就读于盐城师范学院广电专业,在某电视台实习的时候每次接触的就是农村题材,加之本来就生活在农村,所以对农村的感情越来越浓郁。“现在的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而‘村官’政策也比较优厚,此举既服务于农村建设,又给毕业生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就业途径。至于相对较差的生活条件,我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

  付晶晶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稳步走好,切实走下去。”

  然而,相关人士对大学生“村官”也提出一些疑问,“大学生村官”人员绝大多数为“80后的一代”。这些从小吃着棒棒糖,抱着玩具长大的“一代”是否有能力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理想和现实的价值能否一致?

  “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社会经验还不足,特别是基层工作经验更是无从谈起。大学生到农村后,思想很可能被现有村干部同化,那么大学生本来具有的思想优势将不复存在,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势必将大打折扣。”对于大学生任职“村官”,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沐金华博士表示了不少担忧。

  教育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即便是出身农村的大学生,在几年的城市学校生活中,多少脱离农村生活生产的环境,甚至有的大学生虽然出生成长在农村,但是在长达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中,并非全面而真切了解“三农问题”,退一步讲,纵然大学生们所学的专业对口,但是从书本知识的掌握到实践经验的取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积累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是否可以真正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能否以有限的大学生资源带动苏北全局发展?这些大学生赴任后,多久才能扎根农村并融入当地?其实问题远不止这些。

  “急功近利心态万万不能有”

  村,是全国最小的行政单位,“村官”,是全国最小的“官儿”,但他们是广大农民的主心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是党和国家赖以与全国9亿农民保持血肉联系的纽带。

  农村的干部队伍建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村官。

  盐城市委组织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的新农村建设缺少有为青年,就目前农村的村官来说,知识层次不是很高,而大学生“村官”恰能和现在的村官形成优势上的互补。“但是,还存有一些让人担心之处,因为不排除有些大学生是抱着较强的功利目的,而服务农村建设,急功近利的心态是万万不能有的。”该工作人员称。

  从2001年起,东海县在江苏省率先公开选拔20名大学生进村任职。在这些大学生“村官”中,现任白塔埠镇白塔村支部副书记,同时在镇里也担任工业方面办事员的杨月军以“过来人”的身份,建议说,这批新的大学生村官既然有志向到农村工作,那么就应该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扎实工作,从小事做起,保持朴实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学生党员,更好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多向村里的老党员请教学习,毕竟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都比较欠缺。

  “大学生‘村官’要和农村的实际工作做好融合,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也需要大学生‘村官’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杨月军说。

  有学者指出,希望“大学生村官”们的选择都是出自自己内心的价值判断、出自对农村的热爱和责任、而不是出自那些虚名虚利的诱惑和承诺。因为,尽管今天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一职难求,但是如果你的选择并非出于兴趣和爱好,并非出于价值需求,那只会在耽误自己青春的同时给社会也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大学生能推动现有干部奋进

  盐城师范学院组织部、统战部部长薛建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农村青年受文化知识的限制,具备接班条件的人并不多。而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有激情、有斗志、有创新精神,培养为村干部后,他们的朝气必然会“刺激”现有一些村干部奋进,吹散长期集聚的沉沉暮气,对现有村干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优化整体素质的益处都是显而易见的。

  大学生做“村官”,对于毕业生而言,这等于给了他们职业生涯多了一个选项。毕竟城市的发展空间有限,能提供的岗位有限,而求职者数量相当庞大,这就意味着必定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不了业。而缺乏知识学历高、致富能力强人才的农村,能给他们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农村本身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发展潜力,再加上国家政策逐步向农村倾斜,必将激励大学毕业生关心农村建设、献身农村发展,为发挥特长、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无限的舞台。”薛建华说。

  江苏省苏北农村人才市场就业指导部主任吴标同样认为,经济薄弱村干部队伍思想观念陈旧,年龄老化等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全省目前公开选拔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担任经济薄弱村干部,势必将作为一股新鲜血液融入新农村建设大潮中去。

  大学生“村官”如果能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经济发展上,以新的视角审视社情民意,在村经济发展中势必发挥很强的带动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今后在面向社会、面向现实、面向农村时,都是一件百益无害的好事情。有利于让大学生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全面发展。

  学会抱团合作融入新农村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吴标认为,“新当选的‘大学生村官’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加强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农村工作知识的学习,注意把所学知识与农村实际结合起来开展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做一名合格的‘村官’。二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尽快进入角色。对所任职村的情况要尽快熟悉,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盼,寻找适合所在村致富的途径,取得干部群众的支持,带领村民尽快致富。三是要坚定信心,发挥作用,尽快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成为自己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典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上建功立业。”淮阴师范学院组织部、统战部部长顾建国说。

  为了实现“大学生”身份与“村官”身份的结合,大学生“村官”要做的是努力适应农村的环境,尽快将自己的学识以合适的方式与农村的实际工作结合。

  而当地农民,则应该积极配合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真正做到尊敬科学、尊敬知识、尊敬人才。只有互相团结,农村的发展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对于使用这些大学生村官的基层组织而言,则既要给大学生村官们以时间来适应和成长,也要注意发挥大学生的年轻与朝气,特别是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现代理念。“也就是说,‘大学生村官’这一人力资源的供需双方都要在‘大学生’与‘村官’的结合上做足文章,寻求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所展现的价值与意义。”沐金华说。

  选拔大学生“村官”计划,需要大学生、政府、当地农民等社会力量三者“抱成团”合作,大学生“村官”才能够进得来,站得稳,留得住,使之更有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李知军)

  相关新闻<<<

  省委组织部的统计资料显示,大学生“村官”选拔出来的1011名人选中,任校学生会负责人、校学生会中层干部、系学生会负责人、系学生会中层干部及班干部人数占一半以上;曾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占一半左右。

  江苏省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说,目前江苏省已进一步细化制定了激励保障和培养锻炼大学生“村官”的实施意见,以期能帮助大学生“村官”迅速适应新的工作与乡村生活。

  在“红头”文件保障的基础上,还将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供干事创业舞台。根据大学生的专业和特长,相应地分工负责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二是落实培养锻炼措施。省里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各市集中组织大学生进行上岗培训。县乡领导干部也将定期走访,及时为到村任职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加强跟踪考核和动态管理。对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及时列入县乡党政机关后备干部名单,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对工作不胜任的及时进行调整,始终保持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据悉,目前各市、县已做好迎接大学生“村官”任职的准备。

 

特别策划更多
进入特别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