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中考网-全国站

中考网

教育名师《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揭秘天才学生的成长黄金期

2008-10-27 09:10:23

  2007年,《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经出版,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振,铺天盖地的求助随之而来,其中数量最大的来自家庭。随后,我被聘请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课题组组长,并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新浪网等主流媒体专访。这些都让我有机会、有责任、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中国的家庭教育。

  28年的教育实践结合近两年的集中研讨,我认为:孩子成为英才其实很简单,关键是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做。很多具备英才潜质的孩子,在他们成长的黄金期,由于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法而“泯然众人”,甚至被贴上“问题孩子”的标签。例如:

  家长恨不得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却不知道把孩子的特长培养和前程规划对接起来,两代人疲于奔命,孩子出现厌学,提前退出竞争;

  家长对北大、清华、哈佛、牛津等世界名校的招生政策理解不到位甚至一无所知,强迫孩子在中低档次的作业中浪费时间,令孩子错失成才机会;

  家长自以为对孩子关怀备至,有求必应,殊不知其中很多是孩子并不需要的,而理解、尊重、信任等孩子真正渴求的东西,家长却吝啬至极。

  孩子青春期精力过剩造成的偏执、孤僻、不务正业,甚至黑社会等阶段性问题,被家长当成不可接受的过失无情打击,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家庭战火连天;

  少年儿童共有的马虎、粗心等特点,被家长当成孩子唯一的缺点加以批评,掩盖了孩子学习技能上的真实缺陷,使孩子自信心摇摇欲坠;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小男孩,在小学期间转了三个学校。为什么呢?这个孩子上课总喜欢闹堂,太调皮,严重干扰了别人的学习,老师、同学都不欢迎他,三个学校也都容不下他。

  家长找到我,说:“我孩子很聪明,就是水土不服,哪个学校也呆不下去。一提起孩子,老师就揭短:你还想再换一个学校吗?现在这孩子都抬不起头来了。”我跟孩子见了一面,问了几个问题,发现他竟然是超常儿童!上课时,老师一讲他就会,剩下的时间就总想弄一点动静,表现自己的超级聪明。在大家眼里,孩子就成了调皮捣蛋,一刻也闲不住。“诊断”完毕,我就开药方了:“你说你聪明,我来检验一下。”我拿出人大附中超常教育的数学思维训练题叫他做。结果,他一个题也做不出来。“你看到了没有?和真正优秀的孩子比,你还差得远呢!你有本事,两个月之内把这本书啃下来,我就佩服你。”于是,这孩子一头扎进了《数学思维训练题》里,智商找到了用武之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孩子跳了一级,进了人大附中的初中。初一期间,他又到日本参加数学竞赛。

  一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反复糟蹋下,险些被耽误了一生!

  这样的孩子还有多少?

  这样的家庭还有多少?

相关文章:

  • 北京市海淀区07-08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汇总
  • 人大代表热议教育问题 学校应公开就近入学比例
  • 晨报老廖评析:价值被低估的北京六所中小学
  •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如何巧拟精妙的题记
  • 人大附优秀生谈成长六原则 负责是种人生态度
  • 经验分享:我不后悔选择这条路——7年数学竞赛
  • 刘彭芝的教育理念:如何将人大附中的孩子培养成才
  • 初三生即将迎来期中考试 各校名师提出的三点建议
  • 初三早早备战:09年中考四大重要节点考试指南
  •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特别策划更多
    进入特别策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