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择校”如何成为一场无人喝彩的博弈
“择校”背后有一条斩不断的利益链。“划片招生好啊。可是好学校升学率高,校风好,老师水平高,将来考上好大学的机会也大。家门口的学校,对比之下差距很大。为了孩子以后能走得顺点,现在只能辛苦一点了。”家长刘女士对个中苦甜有着自己的认识。
为了择校,许多孩子从三、四年级起,就开始了备战征程:学特长,上奥数班,准备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对全国部分大中城市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80%的小学生参加过各种形式的奥数班、兴趣班和考级班,并多数在两个以上。
今年六七月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监控与评价工作组在对北京市18个区县和燕山地区实验班做了相关调查,共涉及4300多名小学生及1000多名初中学生。调查显示,6成小学生睡眠时间达不到国家标准,近四成中学生睡眠不足8小时。
孩子累,家长也同样叫苦连天。可是,择校行为却屡禁不止。这是因为,在择校背后,有一条强大的利益链。
“2005年我校升学率87%,全市排名第二;其中,考入清华大学18人,北京大学12人……”一直以来,升学率和重点率,都是学校招生简章中的关键词。而每年高考之后,各中学门口高挂横幅,上书升学率、上线率和重点率,已经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在家长们中间广为流传的全国中学排名中,位于湖北省的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以升学率100%名列榜首。
事实上,无论是哪所重点中学,都无法承受由升学率牵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旦升学率降低,招生将直接受到影响,生源质量下跌,进而教学成果不再突出,优质教师开始外流,各种奖励和荣誉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如期而至……新一轮升学率仍然下降,学校将陷入可怕的恶性循环。在这样的压力下,各地各校的姿态惊人的一致: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升学不放松。
升学率,也是校方向家长伸出的妩媚“橄榄枝”。正如刘女士,在许多家长心目中,孩子要想有所成就,一定要考入为数不多的重点大学。而好的小学、中学,是进入好大学的必要条件。
“学校的目标正是招收尖子生,考出高分,保证或者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家长的要求和学校的目标一拍即合,所以,择校成功的家长往往是欢欢喜喜去交择校费、赞助费。花更多的钱,买更好的教育,在他们看来完全值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檀传宝教授说。
在北京市,各校提前招生的名额被区教委严格限定。但是开办分校的举措为招收更多优秀学生解除了后顾之忧。某附中等一批优质学校纷纷改设民办公助的初中分校。按照规定,分校应实行独立的法人,独立的财务核算、人事管理,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当然,招生和收费也不再遵守公立学校的标准。
事实上,一大批分校只是在招生和收费方面实现了独立。在某附中分校的招生宣传中,家长们看到这样的字样:分校将聘请一部分附中的骨干教师到分校兼任新初一、新高一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附中的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原主管教学工作)、物理特级教师担任分校法人和校长。副书记、语文高级教师任执行校长。分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与附中是完全一致的,是附中优质教育的延伸。
如此,学校以升学率为筹码,从家长手中换取赞助费和优质生源;家长以金钱为代价,预支孩子未来可能的高分。这是一条难以斩断的利益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