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第23中学人生规划课程建设方案
为 进一步落实新课改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要求,完善学校课程整体结构,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特开设《人生规划》作为我校德育课程化建设中的系统化校本课程 进行开发和实施,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为学生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必要的引导。
一、 课程建设的目的
对高中生进行人生规划指导,是为了让学生从高中阶段开始,就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就业做出一种初步的超前的策划与设计。 有了清晰的人生目标就会有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与决心,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努力。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规划,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二、 课程建设的内容
1. 探索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的新型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个性发展,作为本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
2. 整合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内涵,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合理进行人生规划,加强职业指导,把反映本课程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沿性知识吸收到课程中来,使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3 立足学校发展现状,授课教师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中,对学生进行“四导”,即:思想引导、健康向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引领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4挖掘多方资源,主 讲教师以大连理工大学院士、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等为主体,涵盖工、管、文、理等各方面,同时吸纳社会各界精英以及我校的部分杰出校友,所呈现的内容要适 合高中学生,以通俗易懂的案例、数据等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结合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思想倾向,发挥人生指导类课程的价值导向作用。授课课题的设置和呈现 方式,既要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又要符合学生的知、情、意、行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使教学方法朝着多样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课程建设的目标
经过努力,将《人生规划》建设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学科,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和谐发展。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使课堂作为德育的主阵地更具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四、 课程建设的途径
由教师向学生介绍人生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懂得成长的必然性与改变自己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了解受教育程度与未来职业的关系,了解获得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3.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和确定人生目标。
4.引导学生确定能够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
五、 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
1.成立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对课程建设进行计划、组织和实施,确保课程的落实。
2、课程设置:
本学期拟定的《人生规划》校本课程授课课题
主讲课题 |
主讲人 |
人生规划绪论 |
储明校长 |
走向成功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众托院士 |
大学、人生、成功 |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博士生导师 王立久教授 |
高科技时代与高素质人才 |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孙效里副教授 |
基于性能的设计 |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力学系主任 李刚教授 |
我国环境的严峻形势及对策 |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长江学者 全燮教授 |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历史与前景 |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长江学者 曲景平教授 |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背景和前景 |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黄一教授 |
汽车先进材料及其制造技术 |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胡平教授 |
力学的研究进展 |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吴锤结教授 |
机械工程进展与现代机械工程教育 |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贾振元教授 |
施展青春才华,学习自主创新 |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梁延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