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站 中考网-长沙站

2018,写给中考前的你

2018-03-16 17:13:41中考网编辑

  最近写了一些关于初升高的政策分析贴和学校介绍贴。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关于高中介绍、政策分析的帖子?原因很简单,为了家长们能够在中考前提前了解长沙高中、初升高政策,以便在中考后帮孩子们去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高中。

  今天这个帖子依然是关于中考之后的择校,不过今天我要谈的这个话题,可能家长们会觉得有些距离感,那就是高考。有的家长会觉得,在中考之前就和大家谈高考,似乎有些太早,毕竟中考才是当前的重点。而实际上不然,因为这一届中考的孩子们,很“幸运也很不幸”,将会在2021年参加湖南省高考改革之后的第一次全新高考。这就让择校和未来的高中规划变得更加重要了。所以我更倾向于在今天和各位家长们先提前简单的谈一谈2018提出来的这个新高考改革,让各位家长在对未来规划时,可以做一个参考。

  从政策说起,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总结下2018改革以后的高考,那就是:文理不分科,副科考两次。先说说文理不分科,在数学上,取消了文数和理数的区别;同时文综和理综考试变成了理化生历史地理政治6选3考试。副科考两次,意思是6选3的科目,选定的3课都有两次考试机会。在这里不和各位家长说的太细节,因为如果要展开说,一万字都止不住,毕竟只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更加细节的政策介绍,我们会在中考之后再为大家详细解读。在这里说文理不分科的目的,是为了给每个家长和学生打一个预防针。从前有很多孩子,觉得我理科好,那我高中就学理科,从初中开始就专研数理化,对于文科的态度就是随便学学,得过且过;另一部分孩子觉得我自己对数理化不感兴趣,没关系,以后我去学文科,从初中开始就不好好学数理化了。这个趋势在中考中每年都有所体现,有的孩子理科很好,拿A没问题,就是文综,语文这种科目很有困难,最后和自己的理想高中擦肩而过;而有的孩子,酷爱英语语文,像数学这些学科早早放弃,同样也在中考中失利。

  过去这样子的学习方法或许是可以在高中得到解决的,孩子直接学文或者学理,就可以避开自己的弱势学科。而2018的高考改革,让这届初升高的孩子,要面对的是文理不分科、全面发展的新高考了。所以要给每个孩子打一个预防针,不要再有我是理科生或者我是文科生的思维了,现在开始每个学科都要重视。

  关于新高考改革,具体到初升高择校时家长孩子们应该注意哪些呢?以下是我个人的几个建议:

  1.高考新政从2018届高一生才开始执行,其实所有的高中都处于一个摸索的状态,具体怎么教,没有一个高中可以说自己有丰富的经验。除了四大能凭借自己的雄厚师资力量和优秀的生源,保持住自己的统治地位之外,其他的高中都会迎来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实力相当的高中很可能会因为新高考的改革,重新排位

  2.择班不择校,部分高中的高考重点班值得家长考虑。四大的6A门槛,其实对于部分初中阶段有所偏科的孩子来说,还是难度很大的,毕竟如果孩子初中三年有的科目落下太多的话,在最后的一百天想要追起来还是难度很大的。那么如果孩子中考之后达不到6A,最终是5A1B或者4A2B的成绩,那么一些高中的重点班也是值得考虑的。尤其是长沙,在优秀的生源大都被四大揽去的情况下,很多高中,类似于南雅、麓山、周南、明德、市实验等这些,稍微“弱势”的知名高中,都组建了自己的高考重点班,之前介绍过的明德黄兴班,周南特立班,市实验的希望班,以及麓山南雅的实验班,都值得家长们去考虑。这些班型,学校都投入了重点师资力量,相信在新高考的改革中,也会走在最前列。

  3.最后送给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们一句诗: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还有100多天就要参加中考啦,希望你们能在最后的日子里面,擅长的学科保持下去,劣势的学科再努力追赶一把,为你们初中三年画一个不留遗憾的句号。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点策划 更多
进入热点策划频道